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多为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至大和七年(公元833年)间造像,有造像129龛,380余躯,唯观音最多。观音岩石窟虽不大,但雕刻精美,惟妙惟肖,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最终成为新“国保”。现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岩居洞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洞窟聚落遗址之一。延庆古崖居规模庞大、整齐排列,洞窟样式丰富,有单间,有里外套间,还有上下相通的复式跃层。
三各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七间房乡三各庄村,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内涵丰富,采集的标本有彩陶,红陶、磨光陶以及骨器、石器等。该遗址尚未进行考古发掘。
哑叭庄遗址,在1986年哑叭庄村砖场取土时发现。1989年春1990年夏秋河北省文研所与原沧州地区文保所联合组队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不同时期的灰坑130个,水井7眼,墓葬2座,出土1300余件遗址文化层共分四期:龙山文化哑叭庄类型、燕南夏家店下层文化哑叭庄类型、西周文化遗存、东周文化遗存。该遗存距今约4000年。2013年5月,哑叭庄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