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村,成立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军区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整个建筑分里外两院,大小相仿。纪念馆现有陈列室二十一间,展厅四个。具有北方明清时期建筑风格。
《抗战日报》于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内容主要是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地方的工作。晋绥日报社下设部、总编室、采访通讯部、采买供给部和印刷厂。
第八批国保,旧址现存院落4处,分别为正院、东西跨院及原行政干校所在院,院内建筑皆为清代所建。正院为四合院,院内分布北房、东西厢房及南房、影壁,南房主体已坍塌,仅存台明及局部墙体。北房为正房,二层建筑,面阔五间,为当时行署办公室;西跨院内现存西厢房及南房;东跨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6座。原行政干校院坐东朝西,现存建筑7座。
第八批国保。作为晋绥边区中共最高领导机关的驻地,统一领导了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三个地区的党政军民各项工作,与数百米外的蔡家崖村党政军领导机关一道作为晋绥边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曾在抗日战争的--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将晋绥边区打造成为后方支援与战略缓冲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得以胜利的保障。
第八批国保,旧址为清代建筑,坐北面南,分为四处院落,分别为:上院、下院、卫生所院、伙房院。中共中央西北局驻临县期间,召开财经会议、联席会议、政务会议,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出色地完成了统筹后方、支援前线的任务,为保卫党中央、解放全中国、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八批国保,中央后委机关旧址包括7处院落,分别为:中央外事组旧址、作战部旧址、中央书记特别会计室旧址与邓颖超旧居、毛泽东路居、杨尚昆旧居、叶剑英旧居、粮草院旧址。中央后委机关旧址是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地标之一,是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重点攻击、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