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300余亩,集古木鉴赏、森林文化、森林科普为一体,是世界上首家以弘扬古森林文化为主题的博物园,园内的藏品皆为大自然的瑰宝,不雕、不琢、不上色,取自然之态,无一不精,无一不奇。有来自云贵藏、昆仑山区的“神木”;长白山及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浪木”;四川峨眉山区距今六千多年至四万年间的“乌木”;以及来自中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数亿年沧桑历练而成的“木化石、树化玉”,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树化玉石。
建成于2020年12月31日。馆舍由南馆、科普馆和北馆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100平方米。馆内现有藏品6000件,形成了门类齐全、精品荟萃的气象类藏品体系。依托丰富的藏品资源,馆内现有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竺可桢纪念、群英荟萃和浙江气象等六项基本陈列,并有气象科技互动体验区和4D球幕影院两个科普互动版块,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气象科技和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了气象优秀文化和气象人精神。
收藏各朝代的瓯越青瓷为主,是温州市首家民办非企业的陶瓷博物馆。本馆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它既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种文化的传承,又是对自然神秘的崇拜,对祖先古人智慧的敬畏。馆藏品中有大量精美的陶瓷精品,不仅直观生动地反映了各个朝代的审美观,人文典故及发展脉络,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缩影。博物馆是人类物质丰富的产物,是心灵的向往,智慧的追求,是让人安静虔诚的地方,是浮躁与轻狂的过滤器,是文化知识的储藏室,更是物化的精神圣殿。
馆长陈梅铭先生酷爱收藏,经过多年的收藏,拥有了上万件藏品,包括瓷器、青铜器、字画、玉器等类别,其中,经过三人以上专家出具鉴定证书的藏品有200余件。有些藏品还曾获“西湖博览会金奖”。
目前国内唯一的海塘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以一段现存的明清海塘遗址为核心,全面展示杭州钱塘江海塘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和价值,集收藏、研究、体验、教育为一体。博物馆总面积6200平方米,包括遗址展示厅、海塘文化厅、临展厅和宋韵文化体验空间。
本藏馆占地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展品1130件,其中浙江省文物局备案的有300件,同时设有研学科普、党团活动、艺术交流等,并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
于2012年9月经浙江民政厅核准设立,2013年12月对外开放,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展示馆内珍藏的鸟具文物及古玩。本馆展览主要分为基本展览(鸟具艺术展)和临时展览(鸟具精品展)两个类型,展出展品共765件,基本展品765件,临时展品200件,均为本馆自有藏品。
陈列、展览古典及仿明清家具为主
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鱼文化的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2002平方米,共三层,内设基本陈列厅和临时展厅和“观合讲堂”。基本陈列——“鱼游天下”,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沿海地区的人文民族风俗的鱼文化,展现的历史记忆,让人们看见“乡愁”,体现地域人文特色,切实传承历史与文化薪火。 基本展厅共展出十个部分:第一部分鱼与化石艺术、第二部分鱼与金属艺术、第三部分鱼与玉器艺术、第四部分鱼与陶瓷艺术、第五部分鱼与砖石艺术、第六部分鱼与刺绣艺术、第七部分鱼与竹木艺术等。
位于鲁迅路与中兴路口,东接沈园,西接鲁迅故里。展示面积3800平方米,常设展分为越窑青瓷、会稽铜镜、古越兵器、金银玉石四大系列,展出藏品700余件(套)。越窑青瓷汇集了从西周到南宋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品质精美,秘色贡瓷之真品均为闻名遐迩的国之珍宝;会稽铜镜,名震中外,工艺精致,巧夺天工;古越兵器为古越一绝,风靡世界,是中华民族兵器中的瑰宝。“国粹馆”,是本馆的重要展区,陈列的藏品有越国开国帝皇允常和吴王的珍宝。“王者之剑”、“唐越窑青瓷兵马俑”等展品,均为国内外孤品。
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大井巷,是以创建于1874年、素有“江南药府”之称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为基础建成的。1988年,“胡庆余堂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以胡庆余堂古建筑为依托,秉承“原址保护、原状陈列”之原则,以工商型古建筑、中药文化、胡雪岩传奇为三大亮点,注重空间与环境的融合,营造出药香萦绕的场景。博物馆展示了近千种的中药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及大量的中药传统制药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