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十字街村,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易武乡,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十字街村是茶马古道上的茶文化博物馆。十字街村户数较少,散居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间,主要街巷呈“Y”字形,民居、茶号多坐北朝南或垂直于道路布置。在这里,先人走出了连接古今的茶马古道,留下了“瑞贡天朝”宝匾等诸多遗存。
剑川古城始于元代至正末年(公元1341—1370年),已有650多年历史,原有古城墙巍峨壮观,古城墙、樵楼1952年拆除。现四门护城河、壕桥犹存,古城墙基础四至清晰。明代建成的街巷道路走向不变,尺度不变,格局不变,历经沧桑,古貌依旧。古城的民居极富特色,尚保留明代建筑40余处,其中有21个院落保存完整,尚保留清代建筑146处,其余为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土木结构建筑,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城民居总数的90%以上。
云南驿古村所在地属于云南驿镇下辖的云南驿行政村,下辖2个自然村,云南驿村,因地制宜,结合自然,打破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的传统布局手法,整个村庄依山而建,结合地形自由布局,道路随着山势的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建筑、山体、道路、农田有机结合,溶为一体,形成了丰富和谐的街景空间。
曲硐地处昆畹公路要道,古称“博南古道”是下关至保山的交通咽喉和重要物资集聚地。曲硐回族人口居住最集中,是全省最大的回族聚居地。据有关史籍记载,回族进入曲硐起源于1253年时忽必烈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大理国,有许多由中细亚细及阿拉伯地区征调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种族充当了士兵,他们分住在今保山以东、红河以北,征战结束,他们长期居住在此,从事生产生活,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