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山水辉映、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万年以来,积极进取、包容创新、担当奉献的江西人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开拓成为经济发达之区、人文鼎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谱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25万多人,约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江西红色历史,风云激荡,气壮山河!红土地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光照千秋!
江西陶瓷历史源远流长,既是万年陶器创烧地,又是千年瓷都所在地。水、土、火在这里交融,孕育了绚丽多姿的陶瓷文化,成就了中国陶瓷最辉煌的篇章。“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历史上江西陶瓷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运销世界各地,成为风靡全球、长盛不衰的热销商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之根、文化复兴之本、文化自信之基!江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承载着赣鄱先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是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这里有雅俗共赏的九江青阳腔、妙剪生花的瑞昌剪纸、载歌载舞的赣南采茶戏、精打细磨的莲花打锡、名家辈出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匠心独运的萍乡傩面具雕刻技艺……
牡丹文化节大展“河洛遗珍——洛阳都市圈文物联展”,来自平顶山、焦作、三门峡、南阳、济源、巩义等地市多家文博单位的一百五十余件/套精品文物将集结洛阳博物馆,追忆过去、汇聚当下、展望未来,显示都市圈范围内的各个城市在地域、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联性。
此次共展出31幅滕州境内出土的汉画像石精品拓片,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既有反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内容,又有寓教于乐、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生活景观,拓片类别由业内人士以相对专业的审美角度细心选取,其中有完整的汉画像石图像,也有撷取某一块汉画像石里生动可爱的局部图像。每一幅拓片均由传拓老师精良制作,清晰准确地再现了汉代石刻的神韵。
本次展览以草木花卉为主题,从馆藏中遴选出明清到近现代诸家作品七十余件,不分地域与画派,不论身份与名望,按时间列次:自明中周之冕始,有明末王铎、杨文骢、陈洪绶;有清代梅清、汪士慎、金农、罗聘、杭世骏、李方膺、钱杜、朱为弼、汤贻汾、钱载、何绍基;至近现代陈崇光、黄宾虹、余绍宋等;甚至还有如顾时启、王綦、童旦等我们较少见到作品的画家。
三国,是一段充满规律和辩证的历史,一场三国主题的展览应该为观众提供广阔的理解空间。《大三国志展》曾在日本及国内多地引发热潮,观展人数超过百万。此次来蓉,集结来自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36家文博单位的160余件(套)精品文物参与展览,通过“英雄的时代”和“永远的三国”两大板块,全面展示三国历史和三国文化源流,讲述富有中国气派、成都风味的当代三国志。
这是一场跨越八百年的对话,“青瓷”是触动两个时代造物者的话题,南宋的他们在探索传播一股美学风尚,而当代的他们思考实践更多呈现方式。这是一场以“青瓷”为代表的美学展览,南宋文物与当代作品相映成趣,传达着自身代表的审美意趣,也引导观众去捕捉当下生活中美的瞬间。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普洱茶的故乡。旨在以茶马文化遗物为载体,从“茶之源、马之情、道之始”三个部分,通过180余件(套)实物及相关图片资料向观众展示独特辉煌的普洱茶历史和神秘久远的茶马古道文化。届时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观展!
将释道两家造像合为一室,这本身是个新奇的想法,佛归佛,道归道,两千多年来虽有摩擦但也相安并行;至少时至今日,佛寺与道观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信众顶礼膜拜,和尚与道士皆欣慰有加。
“风雅颂吴中”分为“吴风”、“吴雅”、“吴颂”三个展厅。“吴风”展厅分山水华滋、吴地风物、营造构建、江南精工四部分;“吴雅”展厅以镜鉴泉货、汲古长物、巨匠巧作三个板块;“吴颂”展厅分吴语侬侬、吴地先贤、雅颂传承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