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皇家园林,位于故宫西北,是中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宫苑之一,明清两代进行多次修葺、扩建、添建和改建。
始建于民国六年。原是日本帝国主义在1905年侵占大连以后,于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军官俱乐部基础上改造建成。建筑既有近代欧式风格,又有东方艺术装饰特色。该馆初名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1918年改称关东都督府博物馆。1919年改称关东厅博物馆。1934年改称旅顺博物馆。
第七批国保,为盂县藏山神赵武之行宫。据《阳曲县志》和大殿内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大王庙碑记载,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成化八年维修,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庙内仅存大殿为明代遗构。阳曲大王庙大殿结构严谨,构筑巧妙,反映了明代建筑特征,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
黑山岩画属摩崖浅石刻岩画,刻凿方法主要有磨刻法、敲凿法、线刻法等。内容以舞蹈、狩猎、人物、动物、佛塔等为主,尤以反映野生动物的画幅居多,总计达20余种。从内容看,黑山岩画延续时间较长,可能从战国时期直至明代。是中国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作为古代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生活记事画,涉及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具有较高的艺术及历史价值。
1936年11月21日,红一方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红二方面军的配合下,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国民党胡宗南部第七十八师二三二旅及二三四旅两个团,史称“山城堡战役”。这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个胜利,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旧址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
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
最早的山东人,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此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这样珍贵的发掘成果,在山东省是第一次。也填补了我国猿人地理分布的一个空白,对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分布、古地理、古气候和东夷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山东唯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沂源猿人遗址”,现已成为研究人类学起源的重要科学基地。
黄田村古建筑群是安徽省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共有古建筑56处,单体建筑135栋,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黄田古村历史悠久,始于北宋嘉祐年间,鼎盛于明、清,已有千年历史。古民居从选址、规划到建筑的设计,无一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展现出古人对“天人合一”的愿望。黄田村古建筑群四周青山绿水,其建筑既有苏州园林的风格、宫庭建筑的恢宏,更有皖南建筑的特色。
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现昆明人称之为“胜利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胜利堂的周围布局也作了改造,鸟瞰整体呈一高脚酒杯形状,气势壮观而恢宏,胜利堂两侧的弧形道路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即为杯壁,北边的云瑞北路为杯口。清代云贵总督署的照壁所在地建成椭圆形的云瑞公园做为底座。胜利堂的整体建筑艺术可谓昆明近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固岸墓地涉及朝代之多,纵跨时间之长,令人震撼。据统计,已经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墓葬,有包括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共计333座。为完整研究故邺城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因为是平民墓葬,对其进一步研究,可以更准确的揭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同时也为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013年,固岸墓地作为战国至宋古墓葬,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拱寺石窟开凿时代早,延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与麦积山石窟相呼应,是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文化线路中东段的重要节点,是北朝时期陇山周围佛教及历史、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材料。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忻州以北25公里处,是忻州的北门户,早在汉代,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防守基地。遗址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500米,现存有与日军作战时修筑的窑洞50余孔及204号激战地,至今战争遗物时有发现。除部分窑洞坍塌外,余皆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