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古地道原为三国曹操连通城内外的地下运兵道。出土有土弹丸、雷石、铁刀、铁剑、箭镞、铁灯、衔枚、铜镜、陶器、瓷器、砚台等汉、唐、宋历代文物。
照格庄遗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20米。1972年发现。1979年10月,共挖探方12个。地层堆积有四层:一层为耕土层;二层至四层为文化层,均属岳石文化。出土遗物有陶器、骨器、石器、青铜器等。清理灰坑40余个,有圆形、圆角方形和椭圆形。圆角方形的灰坑均为二连或三连坑,坑与坑之间有小土梁相隔,每个坑的面积大小不等,一般为3~4平方米,可能是房屋遗迹。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夏代半岛地区夷人文化提供了一批新资料。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国保,据寺内碑刻记载,该寺始建于后晋天福三年,明成化十五年、正德八年、崇祯三年、清顺治十八年多次维修,现仅存大殿为元代建筑。坐北朝南,原布局为三进院落。寺坪普照寺大殿规模较大,保存状况完好,梁架举折平缓,用材粗大,多为自然材,是研究当地早期建筑特征和发展演变规律的重要实物资料。
曲阜师范学校旧址,由曲师礼堂、教学楼和考棚组成。曲师礼堂系教育家范明枢1920年任校长时所建,建筑面积535平方米,拱顶瓦屋面,为原曲阜师范学校进步师生进行集会、演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楼是抗日烈士张郁光1931年任校长时所建,平面呈“工”字形,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德式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是学校主要教学场所。考棚即兖州府考试东棚,建于清康熙年间,设在孔庙东,原系三进府衙式建筑,现存仪门三间、大堂和二堂各五间,建筑面积47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