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鉴定属龙山文化到周商西汉时代相沿为期较长的一处古文化遗址。遗址的地面或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红烧土块和石器及破碎的陶器等。附近亦出土过铜箭头、货币、骨簇、瓮等。北沟头遗址的发现和考察,把临沭县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发现。出土的文物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艺术成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尤其是东夷地区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新石器时代遗址,据《曲阜市志》载:村西500米处,于1957年发现后,省县文物部门做过几次清理,1962年中国社科院孝古研究所山东队又进行复查和发掘,遗址面积300米×400米,耕土下既为文化层,厚约1.5米,出土地铁器、石器600余件,清理的几座墓葬中同类随葬器物大、中、小型相互配值,以鼎、小鼎最明显,该遗址代表着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互相衔接的文化时代。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古时在此建有能人寺、红门寺。1975年秋与翌年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揭露面积约750平方米,出土汉代、商周、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较完整的遗物四、五百件。该遗址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商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77年12月,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掌大(dài)遗址文化层距地表30~50厘米。地表散露大量蚌壳、烧骨、鬲足、罐口、尊沿、豆盘及其他陶器残片,以夹砂褐陶居多,纹饰有粗绳纹、凸弦纹、附加堆纹等。发现于1964年4月,1978年至2001年进行了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1995年至1998年,发掘出的大型车马坑轰动考古界。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王城盐业遗址群为研究中国古代制盐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是目前沿海地区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盐业遗址群;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海盐制造遗址;也是国家控制下的盐业生产(官产)基地,比文献记载的东周时期齐国盐业官营制度早数百年。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嬴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遗址。嬴城遗址出土器物有石器、玉器、骨器、青铜器、铁器以及黑陶等多种陶器。官方量具的陶片,证明嬴城在齐国的经济地位。嬴城遗址出土的带陶文的陶片,系质地细密的灰陶,陶文为长方形戳印文,系陶器制成器胚时,在未晾干之前盖上的玺印。从断痕判定,乃一玺印的左边部分。该陶文为阳文且具备齐国官方陶文特征,为官营作坊产品无疑。
西皇姑庵遗址,属西周文化遗址。遗址南临胶河,中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将遗址分成东西两部分。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3米。遗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有少量战国遗存,中层为商周墓地,下层属于龙山文化。根据车马坑出土的随葬品和采集茭器押考察,该遗址是一处奴隶主贵族墓地。为研究青岛地区的商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两件刻有“父甲”、“冉父癸”铭文的青铜器,为究中国古文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该遗址1992年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发现于1957年,其后经过多次调查。遗址现存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西吴寺遗址内涵包括龙山文化和周代两类文化遗存。西吴寺遗址龙山文化的遗迹主要是房址、水井和墓葬。房屋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室内有灶。房屋和灰坑中出土的陶鼎、鬶、罐、盆等陶器。敷涂白衣的泥质红陶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典型器物。发现了3口水井,井口平面形状有方有圆。墓葬共有9座,散见于遗址,未发现墓葬区。
赵家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类型。遗址范围较大,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超过1米。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石器、兽骨等。在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黑陶为最多,其次为灰陶,另有少量的褐陶。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器以素面磨光为主,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可辨器形有鼎、鬻、盆、罐、壶等。石器有石斧、石杵、石锛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家庄遗址是临朐县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面积较大、文化内涵丰富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共出土鼎、釜、炉剑等38件汉代铁器文物。这些铁器的出土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对研究汉代潍坊乃至山东地区的冶铁史、科技史、丧葬史和礼仪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头遗址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属于新石器时代历史文化遗存。出土刻有图像文字的大口尊,还有单耳罐、高领罐、双耳罐、壶、鼎、高柄杯、骨坠等大量珍贵文物。2013年5月,杭头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处以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为一略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土状埠台形堆积,中心部位的大汶口文化堆积厚度达2米,东西约370米、南北约600米,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遗址中部和西北部在八十年代因平整土地和农家用土削去近1.2米,破坏严重,周围为浅平洼地。2006年,依托该遗址建设了五村遗址森林公园。2013年3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