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是齐鲁大学的校园建筑(1905-1924年),分布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广智院内。包括原齐鲁大学、齐鲁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近现代建筑,建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一组较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二三层的楼房,平面布局全部为西方近代建筑形式。2013年,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泺口黄河铁路特大桥是津浦铁路上的一座跨河大桥,是近代史上世界列强掠夺中国主权的见证。大桥建成之后,此地成为北达京津、南至沪宁的重要交通枢纽。正因如此,在战争年代这条铁路也遭受了严重创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津浦铁路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大力进行桥梁加固和线路维修扩展,运输效率显著提高,通车能力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旧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黑石埠村大寺,地处泰山东南徂徕山麓。徂徕山武装起义打响了山东抗日第一枪,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义旧址大寺,古称四禅寺,创建于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历代均有重修。原建筑毁于清末民初。现存四禅寺院为后人修建,但并非根据原貌而建。院内立有金代、清代、民国重修四禅寺石碑5通。现存建筑、石碑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驻地,是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2005年,新四军军部旧址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临沂市列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七大重点项目之一。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莱芜战役指挥所旧址是1917年修建的四合院建筑。占地南北长25米,宽18米。现有瓦房12间,其中北房5间,东西长18米,宽5米,高7米。房脊、梢饰有陶兽。西和南房各3间,形制与北屋相同。东南大门1间,高5米,宽3.75米,进深3.25米。原有东屋,建国后拆掉。均为石基、砖墙、灰瓦。
邱家庄遗址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是胶东地区典型的贝丘聚落之一,是确立胶东史前文化谱系的重要环节,其文化属性被有的学者称为“邱家庄类型”或“邱家庄时期”,为胶东新石器文化四大时期之一。是研究胶东早期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难得的科学地点,为研究胶东贝丘聚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生业形态、人地关系及其演变态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有着重要的环境考古价值。2019年10月,邱家庄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面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处。焦家遗址中部隆起,四周低平,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并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代、汉代的遗存。其东西长约900米,南北宽约700米,西部一直延伸至历城区境内。1987年发现,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试掘,出土及采集大量石器、陶器等。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焦家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遗址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300多米,台高出四周平地2.5米左右,表面呈鱼脊形,文化层在地下0.3米左右,厚约0.5米至1米。汶阳遗址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延续时间较长,为我们研究汶河上游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又为证明汶河上游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2019年10月16日,汶阳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岗上遗址因河流而分为东西两块,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7年12月23日,岗上遗址被授予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55年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知寒教授考古发现,彻底否定了长期在我国史学界流行的“山东无彩陶”的观点,在史前文化考古学上有重大价值,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十里铺北堌堆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堌堆型古聚落遗址。菏商公路及菏曹运河斜穿占压遗址的东北角。周围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遗址完全被淤积层覆盖。该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对于研究夷、夏文化的交流及探讨鲁西南地区在中华古代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作用无疑具有重大价值,亦对区域历史地位的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的增强及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呙宋台遗址,位于山东潍坊市境内寿光市城南7公里孙集街办辖内,呙宋台村以西、郑家村以北一高大土埠上。此埠,呙宋台村称其为“西埠岭”,郑家庄呼为“北埠岭”,呙宋台村全部、郑家庄北半部覆盖于遗址之上。面貌为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北头谓“台顶”,南端呼“鳖盖子”。2019年10月7日,呙宋台遗址被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