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背景是发生在1941年的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是山东抗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突围战。为缅怀英烈,2012年11月,大青山胜利突围七十二年后,纪念馆在大青山下落成。大青山现在已建设成集纪念广场、纪念馆、纪念碑及抗大碑林于一体的红色党性教育基地。2019年10月7日,临沂大青山突围战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赵疃地雷战遗址位于海阳市赵疃乡赵疃村。南濒黄海,东西北群山环绕,盆子山北麓是蜿蜒崎岖的山谷沟地,赵疃、文山后等村坐落在谷内。现存地雷战遗迹有山枣埠、月牙桥、村南丁字街、村北十字街等处,原貌尚存,墙壁上留有当年地雷炸痕。村中建有“赵疃地雷战陈列馆”。2019年10月被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首家镇级抗日战争纪念馆。烈士祠共有三个部分:一是主体祠堂。该祠是民国时期祠庙建筑的代表,属建国前建成的抗日烈士专祠,祠堂正厅内供奉烈士灵牌513个,院内有1946年4月中共昌北县委、县政府、建国会、独立营共同树立的“昌邑县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1座,背阴镌刻寿光、昌邑、潍县三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319名烈士英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潍坊市理论宣教基地、潍坊市国防教育基地。
羊山战斗纪念地位于济宁市金乡县城西北20公里的羊山镇羊山之东峰,为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羊山战役而牺牲的烈士所建,1974年扩建成烈士陵园。主要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金乡县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和羊山战斗纪念馆。1992年6月12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云门山石窟造像历史久远,雕凿精美,艺术价值高,是我国北方佛教造像的代表,也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发展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现存石窟五座,位于云门山山顶南侧崖壁上,主要开凿于隋唐年间,自西向东为第一窟——第五窟,共有造像272尊。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三批国保单位驼山石窟。
德国海军俱乐部旧址,又称水师饭店,德国水兵俱乐部,设计于1899年,1901年5月开始建造,次年完成,是青岛早期德国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建筑属德国新文艺复兴式风格,这一风格主要表现在高耸的塔楼、横跨正门的前里面山墙及木质外廊等方面。2015年6月23日,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青岛德国建筑。
第三批省保单位。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洪武十七年、清康熙二十年、乾隆二十年、光绪八年,历经维修扩建。拥有明伦堂、兴贤斋、育才斋、名宦祠、崇对词、忠义祠、节孝祠、戟门、棂星门等建筑,曾是一组错落有致、规模可观的建筑。今仅存大成殿、两庑及崇圣祠四座建筑。
四女寺枢纽位于德城区、武城县和河北省故城县两省三县(区)交界处,武城县四女寺村东北,建于1957年,是在原四女寺滚水坝基址上建成的,隶属于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是漳卫南运河上一座具有防洪、除涝、航运、灌溉等多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包括南进洪闸、北进洪闸、节制闸、四女寺船闸。2013年,德州四女寺枢纽、德州码头和南运河德州段3处历史文化遗产点段作为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
德州码头位于德州市运河经济开发区航运路166号,分布在东风西路胜利桥以北的德州段南运河的东岸,德州航运货场院内。现存建筑,主要由建在南运河胜利桥以北东大堤上的四个探出河岸的码头装卸平台设施(码头)和一座两层的瞭望塔楼及码头以东物流公司货场组成,均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2013年,德州四女寺枢纽、德州码头和南运河德州段3处历史文化遗产点段作为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
南运河德州段是隋代永济渠的下游段、元代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是经人工开挖的蜿蜒型河道,呈半地上河。南端起于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水利枢纽,流经武城县、德城区和运河经济开发区,北端至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西北出山东入河北境,流程约45公里。2013年,德州四女寺枢纽、德州码头和南运河德州段3处历史文化遗产点段作为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其中。
云峰山摩崖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南。现存北魏刻石16处,北齐刻石一处。山腰以上有《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等碑刻。山顶有《云峰之山题字》《九仙之名题字》《赤松子》等题字。东西两侧峰亦有题字、碑记。山口南端巨石上有《当门石坐》及《右阙题字》。其中最珍贵的碑刻当属《郑文公碑》,此碑系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品,书法风格堪称隶楷之极,钟致帅《雪轩书品》称:“云峰魏碑,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不失为一代名作,无愧于千古佳品。”
京杭运河全长约1800公里,济宁恰置全河的中段,从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始凿,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此凿通济州河和会通河,与三年后(1292年)凿通的通惠河(又称北运河)相连接标志着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在济宁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南旺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水源,使之“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为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项目,有专家认为,该工程当与都江堰工程齐名。济宁运河运输业而兴盛繁荣达6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