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代时期的古遗址。遗址南北长1080米,东西宽200—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历次考古发掘中出土有碗、盘、壶、盒、灯、罐、杯、注子、枕、俑及围棋子、象棋子等,在现场还发现刚被大水冲出的一座宋代瓷窑。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河瓷窑窑址位于告成镇曲河村北,曲河窑学名叫“登封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始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元、明、清都有烧制,所出瓷品以民用为主。唐、宋时有少量贡品烧造。北宋时规模宏大,窑场环设,曲河号邑登封三大巨镇之一,烧造的瓷器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当以珍珠地刻花装饰瓷器最为有名。
宋陵采石场遗址位于大口乡四道沟沟口附近的二条山谷内,宋陵所用石材大多取于此处。谷内石壁上,刻有采石题记六处,字迹多剥蚀难辨,仅有三处保存有宋代年号。宋陵采石场遗址所遗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宋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对研究宋代皇陵建设及宋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和店窑是一处北宋时期制瓷工艺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生产场所,它高超的烧造技术为北宋五大名窑——汝窑、北宋官窑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宋代烧瓷窑炉的发现,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次重大发现。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淇县宋庄东周贵族墓地位于淇县宋庄和方寨两村之间,南距商纣王墓1000米,经初步发掘和分析,认定为卫国贵族的墓地。在已发掘的10余座古墓葬中,先后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陪葬器物等文物共3000余件,许多编钟、甑、匜等器皿纹路清晰、制作精美,刻有铭文。宋庄墓地对研究我国东周的历史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贵族阶层的葬丧习俗都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固岸墓地涉及朝代之多,纵跨时间之长,令人震撼。据统计,已经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墓葬,有包括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共计333座。为完整研究故邺城的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因为是平民墓葬,对其进一步研究,可以更准确的揭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同时也为人类学、人种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013年,固岸墓地作为战国至宋古墓葬,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苌村汉墓占地3600平方米,高12米,夯土墓冢。1994年10月28日,该墓被盗。经抢救性发掘,该墓为外石内砖结构,石壁厚0.7米,砖厚0.3米。墓道在北,有两石门,主室呈长方形。主室南有三耳室,皆有石门,东有一耳室。墓室东西长21.4米。绘有彩色壁画,内容信息丰富。
刘崇墓位于河南省淮阳,距今近2000年,面积500平米。它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结构汉墓,宛如一座地下迷宫。2013年,刘崇墓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后士郭村。地面上现存4个土冢,5座汉墓。1963~1964年,发掘2座;1978年发掘1座。3座墓均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形制基本相同,由斜坡墓道、圆券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南耳室、北耳室、北主室和西侧室组成。北主室前壁正中树一立柱,柱承一斗。
徐堌堆汉墓群,是西汉时期的古墓葬,包括:徐堌堆、朱堌堆、沈堌堆、三陵台、老君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境内,2013年在5月3日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徐堌堆汉墓群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南东汉帝陵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的古代陵墓。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010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5月,曹操高陵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