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又名《尹宙碑额》。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高192厘米,宽89.6厘米。14行。行27字。额篆书“汉豫州从事尹公铭”8字,仅存“从、铭”二字,存河南鄢陵县孔庙。今庙已改为鄢陵县初级中学,此碑位于中学操场。2019年10月,尹宙碑被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迴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座落于濮阳县城御井街,是记载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御井相传是当年宋真宗用过的水井,旧志称’御井甘泉’,为濮阳八景之一。1963年,被核定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被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经幢为青石雕建,高7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须弥座,上刻高浮雕力士像及仰莲图案。幢身为八棱柱,刻有佛经和跋语,可辨认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佛说父母恩重经。
兴隆庄火车站旧址由火车站站舍、站长住所、防空洞三部分组成,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调查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是河南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创建及在开封发展的所在。其所在地开封三圣庙街(今开封三胜街)31号原为河南法政学堂和河道总督衙门旧址。现存的前院过厅、后院展厅、办公用房等建筑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30年春,随着红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的成长壮大和鄂豫边、豫东南根据地、皖西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鄂豫皖边区燃起的革命烽火已形成燎原之势,初步实现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旧址被敌人烧毁三间。1979年新县人民政府按原样进行了修复。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旧址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41平方米。1946年9月27日,晋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司令部在此驻扎。10月,刘、邓首长率部发起陇海路段反击战和曹县、定陶、巨野、鄄城战役,4个月歼敌4.7万人。11月,野战军指挥部在这里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政委邓小平号召全军指战员振奋精神,多打胜仗。
豫陕鄂军政大学旧址现存文庙大成殿和崇圣祠两座建筑。大成殿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盛于宋,金代兴定壬午大成殿大修定型,新增孔子携徒像。现存建筑为金代仿宋建筑。崇圣祠为清乾隆57年(1792年)建筑,面阔七间。1948年1月至3月,豫西军政干部学校和在宝丰建立的五分区军政干部学校以及由戈果率领的鄂豫皖干部训练班,先后迁到鲁山县城,3个学校合并改组,在鲁山文庙建立豫陕鄂军政大学,校长由陈赓司令员兼任。
最早的跳伞塔,20世纪60年代部队兴建,位于开封市南郊乡干河沿村南的开封市跳伞塔,于1965年6月17日落成开始使用。2019年10月7日,开封伞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滑县县委政府办公院位于县城道口镇解放路中段,该院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57942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房屋共计450间,砖木结构。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郑州第二砂轮厂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之一,其旧址文物本体包括陶瓷砂轮制造车间、橡胶砂轮制造车间、砂轮成品库及发送间、厂部办公大楼、耐火物原料及结合剂加工车间、金刚砂仓库及结合剂处理间、备用工具及润滑油仓库,总建筑面积约878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