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整个建筑物规矩严谨,金玉交辉,华丽中透着古朴,优美中伴着刚健,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技巧。2006年05月25日,颜文姜祠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居中国五岳(泰山、崇山、华山、恒山、衡山)之首,号称东岳。其中,岱庙是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大典之地,创建于秦汉,唐宋金元至明清屡有修建,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泰山上下殿、寝、堂、阁、亭、馆、楼、观、廊、庑等有813楹。现有主建筑天贶殿与北京太和殿、曲阜大成殿同称中国三大古宫殿。山上碧霞祠始建于宋,明清均有增修,成为规模宏大的高山古建筑。
曾庙,是祭祀曾子的专庙。占地面积29808平方米,是一处极具代表性的我国古代官式建筑群体,迄今保留了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正、左、右三路,共三进院落,重要建筑物有大门、戟门、育英门、咏归门、慎独门、宗圣殿、寝殿、莱芜侯祠、三省堂、斋宿所、万历碑亭、乾隆御碑亭等30余座,殿、庑、厅、堂70余楹。庙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更显肃穆壮观。
尼山孔庙是在孔子出生地起建的纪念性建筑。尼山孔庙最早建于北魏,经历代重建维修,现有殿、堂、门、亭等建筑27座81间,分东、中、西三路。尼山书院在庙东北百余米处,周围恒墙,书院大门南向,院内有正房5间,五禀四柱前后廊式木架,灰瓦硬山顶,东西厢房各5间。系当年讲学授业和纪念孔子的处所。整个建筑群占地1.6公顷,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寺院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明朝以来历代均有修葺,清朝乾隆年间敕建始成最后规模。东大寺规模宏大、高大巍峨,全寺面积72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518多平方米,坐西朝东,主体建筑石坊、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后门牌楼,排列在东西轴线上,左右为南北讲堂,水房等等。大门、邦克亭、大殿、望月楼、后门牌楼顶部复以黄、绿琉璃瓦,顶脊及齐山墙均饰以龙纹鸱尾及几何图案琉璃饰物。寺院石坊,雕龙石柱、雕凤石柱及雕花抱鼓石,石工在中国清真寺建筑装饰方面堪称一绝。
蒲松龄故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宅居古建筑。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别号柳泉居士)故居,坐北朝南,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为当地民宅样式。宅院内有山石水池、豆棚瓜架,腊梅秋菊,具山水林泉之胜。南院两间平房,以其长子名字称磊轩,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诞生处,也是他的书房“聊斋”。内有蒲74岁时的画像和郭沫若书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陈列有蒲当年用过的家具、砚台等文物。
西天寺造像5.6米,是华东地区现存最大的单体石佛造像,俗称“丈八佛”“无量寿佛”。西天寺是南北朝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为兴国寺,后改为广化寺,几经兴废。北魏时期达到鼎盛,寺院南北跨度1.5公里,是当时国内寺庙建筑中规模较大、佛像数量较多、香火较盛的一座。明初在广化寺旧址上重新建寺,更名为西天寺。2006年,西天寺造像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顶山摩崖刻经。自从1989年发现以后,已有不少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慕名而来,观看刻经。它的发现,对解开史学界的“安道一”之谜,对研究这位视史传经体大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及中国文字从隶到楷的转变具有关键作用和史料价值。
山上巨石“月牙石”长16米,高6米。石上刻老子的《道德经》,上、下两卷,连同附记,共6000余字,字径10厘米,隶书变体,近于楷书,苍润古拙。虽经长期侵蚀,字迹尚可辨识。无年款。山的东南朝阳洞旧有五祖七真石像。七真为金元时师事王重阳的马丹阳、邱处机等七人,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曾建东华宫于此。
全称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一般简称洪楼教堂,东邻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洪楼广场北侧,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洪家楼天主教堂是利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筹建的,由奥地利庞会襄修士设计、中国劳工承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工建设,历经3年多时间,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5月竣工。整个建筑坐东朝西,立面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2006年5月,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1903年英、德、商人合资开办“英德啤酒酿酒股份有限公司”,1916年转卖给“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经营,1945年我国收复。厂址早期建筑尚大部保存,具西式建筑风格。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修建于1903年,其老式德国建筑及建厂初期的设备、设施等大量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故居原为大地主“冠山堂”做仓库和养牲口用的三间半窖式东偏房小草屋,土墙草坯木梁结构。草屋长9.24米,宽4.2 米,山墙高3.12米,墙厚0.60米,一门两窗,两明一暗,光线昏暗,低矮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