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浚县城区大伾山东麓天宁寺院内及其附近。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史载:“石勒以浮图澄之言,馋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摩崖大佛为倚坐式弥勤造像,通高21.33米。属北朝时期作品。为中原地区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摩崖大佛,还有唐代千佛洞石窟现存造像960余尊,历代碑刻三百余块弥足珍贵。
位于临颖县繁城镇,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刻立。记载了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禅让盛典活动。史载:唐代李绰说此碑“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谓之三绝”。钟繇是三国魏时的书法家,能留下真迹至今,确实不可多得。受禅台筑成于东汉延康元年,现仅存高台一座,台高13米,面积约8448平方米。
唐天宝三载(744年)刻立,由基座、碑身、碑额、云盘、碑首五层雕石组成。高9.02、宽2.04、厚1.05米,重达80吨。李林甫撰文,徐浩八分隶书,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嵩阳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文物赡富,名扬古今。
焦裕禄纪念园位于兰考县城以北、黄河故堤上,建成于1966年,由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和焦桐林组成。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碑正面镌刻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访贫问苦”、“查三害”,背面为碑记。
公元前375年至前230年历145年间,战国时期韩国九世候王的陵墓群。分布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周边地区,已发现有11处28座陵寝,每座墓葬都陪葬有不等的车马坑和贵族墓,形成了庞大的陵墓群。韩王陵规模之大,保存完整,是我国现存战国时期各国帝王陵墓中所罕见的,是研究战国时期六国陵墓的重要实物资料。
神垕钧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明代以后的文献中将其列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并认为其为宋代制作水平最高,用于贡御的一类瓷器。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楚国贵族墓地位于蔡国故城以西1~5公里的岗地上,是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后,以蔡地为北方重镇,在近300年间形成的一处重要贵族墓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国故城。
汉代城市遗址、中原地区军事重镇。城垣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除东城墙被河水冲毁外,其他三面城墙目前基本上都保存完整。现存城墙最高处20米,上宽10米,基宽30米。城墙系版筑而成,层次分明,夯窝清晰。西城墙有三处缺口,当为城门遗迹。根据考古调查,城内东北为粮仓,东部高地为官署,南部为居民区。同时在故城内发现了古代房基、夯土台、水管道等建筑设施。特别是发现的汉代冶铁作坊,规模宏大,冶炼技术先进。
对巩义市东约5公里的白河两岸一系列瓷窑址的统称。这一带沿白河两岸分布的水地河村、白河村、铁匠炉村、大黄冶村、小黄冶村都发现了瓷窑址,其中最早被发现的是位于白河下游大、小黄冶村的唐三彩窑址,2001年,黄冶三彩窑址被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年以后的2006年,国务院再度将白河两岸分布的其他窑址一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冶三彩窑址合并,更名为巩义窑址。
处于嵩山北麓浅山丘陵地带,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织机洞洞穴遗址是继周口店之后,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晚期考古的重要发现,被誉为“河南第一洞”。2006年被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台寺遗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西北5公里诸市镇林场。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历经时间长,面积大,保存完好,对研究豫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文化的继承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82年被遂平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店遗址是1979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是龙山文化晚期全国面积最大的人类聚落遗址之一。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还在夯土中发现用于奠基的人牲遗骸数具。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