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故城,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常山郡故城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1100余米,系夯筑土城,夯土层厚5-10厘米,城垣高8米,城宽23米,城内地面散布有大量板瓦、筒瓦、细柄豆、虎纹砖、陶制下水管道等残片;1991年,常山郡故城出土银、铜、铁、漆、陶等器物残件1000余件,铜器上标有“常山”铭文;常山郡故城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科学、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
北魏柔玄镇遗址,地处冀蒙交界,其西、东与内蒙古兴和县接壤。城垣平面呈现不规则的六边形,城池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城墙残高0.5-1.5米,夯筑,呈东西向布局,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1006米,建筑布局属于北魏风格,与内蒙古怀朔镇的遗址布局相似。土城子城址所在的坝上高原,是古代农牧两种文明碰撞、交融的过渡带,是草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碰撞地之一,是研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进出中原的重要资料。
宋朝名将杨六郎把守瓦桥关时修筑的地下军事防御工程,是宋辽争霸的历史见证。雄县是宋辽边关古地道的西起点和核心区,境内已发现数处古地道遗址,其中大台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古地道结构复杂,藏兵洞、议事厅、迷魂洞等一应俱全,顶部距地面约4米,洞内高低宽窄不一,有放灯处、存物处和通气孔等,同时设有翻板、瞭敌洞等军事设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军事价值。
海丰镇遗址,分布在羊二庄回族乡海丰镇村南至杨庄村之间,是一处重要滨海遗址,也是中国重要的金元时期考古发掘项目。海丰镇遗址南北约1200米,东西约1900米,占地面积228万平方米;2000年至2017年间,考古工作者对海丰镇遗址进行了4次发掘,出土大批完整和可复原器物,以瓷器居多。2006年5月25日,海丰镇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药村壁画墓又称望都汉墓,经发掘证实,系东汉浮阳侯孙程之墓。望都汉墓壁画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东汉墓室壁画之一。东汉时期是自秦朝统一后,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由战国时期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相互融合,形成雄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时期,加之不断吸收域外艺术的新因素,因此,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及技法方面,均较战国绘画有了巨大的丰富、提高和拓展。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所药村壁画墓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