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位于浚县城区大伾山东麓天宁寺院内及其附近。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史载:“石勒以浮图澄之言,馋崖石为佛像,高寻丈,以镇黄河”。摩崖大佛为倚坐式弥勤造像,通高21.33米。属北朝时期作品。为中原地区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摩崖大佛,还有唐代千佛洞石窟现存造像960余尊,历代碑刻三百余块弥足珍贵。
卫国故城,俗称朝歌二道城。位于河南省淇县城关镇。卫国故城在朝歌历史上曾是京畿之地,殷商晚期先后有4位帝王在此建都城,殷商灭亡后,朝歌继而成为卫国国都,长达400余年。淇县如今仍保存着城墙、冶铁遗址、制骨作坊等遗址遗存。
云梦山摩崖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西南北阳乡南窑15千米的云梦山,摩崖主要分布在云梦盆地的崖壁、水帘洞口、孙膑洞两侧、毛遂洞、舍身台、上圣庙、小峰门、五里井方圆10华里之内,有元、明、清各代的摩崖题记和摩崖碑刻大小共计220品,碑刻33块,另有孙膑洞、毛遂洞、道教石塔、玉帝庙石牌坊、倒坐观音、将军庙、五里井石窟等。
大赉店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办事处的大赉店村村南,是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古遗址。它文化内涵丰富,地层堆积有仰韶、龙山、商朝、周朝、汉朝的文化层,是我国考古史上为数不多的较早进行科学发掘的重要遗址之一,曾在探讨仰韶、龙山和商朝文化三者关系的考古学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是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
淇县宋庄东周贵族墓地位于淇县宋庄和方寨两村之间,南距商纣王墓1000米,经初步发掘和分析,认定为卫国贵族的墓地。在已发掘的10余座古墓葬中,先后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陪葬器物等文物共3000余件,许多编钟、甑、匜等器皿纹路清晰、制作精美,刻有铭文。宋庄墓地对研究我国东周的历史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贵族阶层的葬丧习俗都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玄天洞石塔位于盘石头水库库区内的淇河岸边,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986年1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城西的卫河岸边,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它历经6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下来,见证了浚县这些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卫河沿岸的古城墙两边,随处可见的是砖石瓦砾,这是浚县启动古城墙保护开发工作后,对城墙两边的违章建筑和与古城墙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拆除。
碧霞宫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鹤壁市浚县浮丘山南端峰巅,座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群。碧霞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迈(马都洛)造像,俗称石佛,位于淇县城东8公里石佛寺村,因田迈(马都洛)造像,故名。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代中原地区,如此规模公共墓地的发现目前尚属首次,为先商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填补了一项空白。这一时期的石棺墓在中原地区也是前所未见,石棺以及其简化形式墓葬的发现亦提供了探讨商族起源的新线索。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辛村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辛村村中及村东,毗邻淇河,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为研究西周时期卫国的历史、葬制、车制及西周时代戈戟的演变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2019年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黎阳故城遗址,位于浚县大伾山东偏北方向河道村及以东、以南区域。东临黄河故道,西距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黎阳仓遗址分别为2公里和0.5公里,紫金、凤凰两座小山居城址之中。黎阳故城为西汉至北宋故城。2019年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