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惊、险、奇”著称,全长19公里,共有敌楼35座,是我国唯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长城,是戚继光在此督建时所创建。这段长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原始长城”。
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有诗云“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北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第五批国保,又名西陉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据清乾隆《宁武府志》载,旧关在雁门山上,明洪武七年(1374年)移至今址。明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现存雁门关为明代所筑。
钟楼坐北朝南,创建于宋乾德元年,明弘治元年修葺,平面近方形,单檐十字歇山顶。内悬万斤铁钟,为金天德三年(1151年)本县天庆所铸。乐楼位于钟楼东北,创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后屡有修葺。坐南朝北,台基高2.5米,上下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楼前有石板坡道,俗称“衙坡”,坡中部嵌有七颗石星,呈北斗星状,故又称“七星坡”。
秦氏支祠系近代宁波富商出巨资所建,规模宏大,工艺精湛,保存完整,在南方留存的家族宗祠中具有代表性。是宁波商帮文化的反映。2001年06月25日,秦氏支祠作为近代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并入天一阁文物项中。
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位于嘉兴城南南湖。主要建筑为位于南湖湖心岛的烟雨楼。烟雨楼始建于五代。吴越国节度使景陵王钱元璙筑台为登眺之所,取唐代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意名楼。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长城是中国长城乃至世界长城建置年代最早、迄今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 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作为中国万里长城的建筑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历时170多年筑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被誉为“长城之父”。齐长城在淄博地区的遗存,分布在博山、淄川、沂源两区一县境内,长155240米。1987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齐长城遗址于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