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六边形楼阁式砖塔中年代最早的古塔之一,始建于唐建中四年。塔为六角楼阁式砖塔,原为九级,现存七级,残高34.72米。一至五层设穿心式踏道,以上为旋转式楼梯。
五祖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现存建筑和遗址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佛教思想、哲学、历史、风水、建筑学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观音阁”为宋代题名,原建有寺,元至正五年(1345年)监邑铁山(蒙古族人)重建。后经几度维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但仍保持元代格局。阁坐东朝西,平面略呈长方形,总长为30米,总宽为10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祖师殿、观音殿、老君殿、纯阳楼、斋厨和观澜亭等。
一座集政治、军事、文化为一体的土家族山寨,是对研究土家族历史、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即太晖观、玄妙观、开元观,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中著名的三大观。是研究古城不同时期宗教、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明代藩王为皇帝祈寿所建的佛塔,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历时四年建成。塔身内外设佛龛142个,现有汉白玉佛像96尊,塔内壁及过道镶嵌佛像砖、花纹砖及汉、藏、满铭文砖、碑碣等计1953块。
黄陵庙为长江进入西陵峡前最重要的神庙,是古代船工祈求水神保佑和收藏长江死难船工尸体的祭祀场所。对于研究长江航运史、三峡地区的宗教建筑及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实物史料。
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名“宝严禅寺”,明洪武年间重建,天顺元年襄王朱瞻墡选五朵山为寿茔,改名为“承恩寺”。承恩寺坐北朝南,现存天王殿及东西厢房、水陆崇圣殿(又称大雄宝殿)及东西客堂、永安招提门、和尚殿、钟鼓楼等,建筑面积1216平方米。
创建于唐广明元年,初为土塔,曰“白乳高僧塔”,典型的覆钵式喇嘛塔,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钟祥的标志性建筑。为中国现存的古塔中之孤例,极具文物研究价值。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元均有不同规模的建筑。武当山建筑群在建筑艺术和建筑美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论与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整治、经济和宗教的重要实物例证。
凤凰山古建筑群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分三大区域布局,屈原祠区、古民居、庙祠区及古桥梁、石刻、城门区。为研究三峡地区古代风俗、水文、川江航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纪念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而建的祠堂。始建于元末,是全国保留最完整的米芾纪念建筑,祠内碑刻是研究米氏书法绘画和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