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光绪二十八年新修。祠坐南朝北,砖、石、木结构,三进院落,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幢观乐楼、中幢拜殿、后重寝殿组成,前、中、后三幢之间,有庭院间隔,廊庑相连。三幢屋顶上均建有龙头鱼尾式飞檐,檐口挂碗口大铜铃,其他建筑构件或彩绘、陶塑、木刻、石雕,其题材广泛、工艺精湛,系当地民间艺术流派“黄孝帮”的得意之作,有“湖北民间工艺宝库”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