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始建于清道光初年,1990年进行了修缮。现故居坐北朝南,一进两院,院内房屋均青砖通板瓦房,为典型的北方传统民居建筑。1901年11月8日(农历辛丑年9月28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
1937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地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疯狂掠夺大同的煤炭资源,大批外地劳工被迫在闷热、潮湿、煤尘弥漫的矿井里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相继患上了痢疾、伤寒等疾病。奄奄一息时,被扔到荒郊野外、河滩山谷、山洞和旧煤窑中,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一个个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8年,共有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丧生。
地道战遗址1942年开凿,1947年形成现有规模。西河头村地道全长5千米,南、北、中3条主干线横贯东西,纵横交错的52条支线网络全村。其结构共分3层,上层有出入口、出击口、上下翻口、卡口等,地道与高房工事、祠堂等相互联通;中层设有指挥部、休息室、储藏室;最下层是武器库、机要室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西河头人民和定襄武工队依托地道,多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地道战,同日军和阎锡山反动军队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第六批国保,学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大同中学堂”,此后校址校名几经变迁。1913年,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正式创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名为“山西省立大同中学校”,1972年改为“大同师范学校”一直沿用至今。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的建筑,既保留了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吸收了西洋建筑的特色。
第六批国保,黄崖洞兵工厂是在1939年将韩庄修械所迁到此地扩建而成的,当时年生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主要供给华北战场。1943年日军侵入兵工厂,工厂破坏严重,遂撤往平顺西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