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馆古贡枣园是为明清两代帝王提供贡枣的枣园,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枣园,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唯一的一个植物类单位。古贡枣园面积1000亩,园内100年以上的古冬枣树1067株,198株最古老的冬枣古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栽培历史最长,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古贡枣园。园内现存有明清时期护园房屋两处,是当时用于看护贡枣园的房舍,其中一处护园房仍保存着残院墙。
兴城古城是中国十佳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是一座方形卫城,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为宁远卫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宁远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和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宁远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00米,四城设门,城内正中有钟鼓楼一座。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即永定县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截至2008年,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敕所建的供皇帝返乡、皇室宗亲和州府官员朝奉显陵或举行其它重大祭祀活动的焚修祝厘之所。明显陵的配套宗教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入显陵。
灵宝塔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凌云山九峰之一的灵宝山巅,始建于唐,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培修。塔身墩厚挺拔、巍峨灵秀,与递延黛九峰和三江水相映衬,为乐山标志性古建筑之一。塔为正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通高29.29米。须弥座以上的一级塔身,高5.1米,宽7.7米,四周均有券龛,每层皆有通光小窗,以供登临眺望。塔四面设有券门,西券门通内室,有石阶可盘旋达顶。
川西高原藏羌古碉群与古文献所记载秦汉时期盛行于川西高原的“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十余丈”之“邛笼”和“巢”建造技艺一脉相承,其“帐幕”、“干栏”、“原始穴居”的三原色的遗存,更使其荣获了中国古建筑“活化石”的赞誉。地处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的川西高原,素有“碉的世界,碉的海洋”的美誉,这里自古就是多民族活动的舞台,沉淀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历史积淀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极高的民族、历史、考古等科研价值。
峨眉山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单位,明清寺庙古建筑,与峨眉山圣寿万年寺铜铁佛像合并,统称峨眉山古建筑群。峨眉山是中国风景秀丽、寺庙主供普贤菩萨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寺庙古建筑包括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洪椿坪、华严铜塔、圣积晚钟、无梁砖殿等。主要有报国、万年、伏虎三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