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冶铁遗址群(石门郭冶铁遗址、许沟冶铁遗址、沟头赵冶铁遗址、翟庄冶铁遗址、圪垱赵冶铁遗址、尖山采矿遗址)分布于平顶山市舞钢市的五个乡、镇、办事处内,战国至汉。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城。该遗址规模巨大,布局完整,结构严谨,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是东周时期韩国历史沿革的客观见证,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建筑艺术、丧葬习俗、社会风俗以及古代都城发展史都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末汉初著名的军事堡垒。汉王城、霸王城(古代分别称为西、东广武城)中隔广武涧(亦称鸿沟),东西相峙于广武山上。汉王城为刘邦所建,霸王城为项羽构筑。两城的规模较大,虽然由于黄河水的长期南侵冲刷,致使北城墙全部及城内大部沦入河水,但部分东西城墙和大部分南城墙仍较好地保留了下来。
西汉时期的古遗址。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重要关隘,也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有着重大意义的丝绸之路的第一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丝绸之路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处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位于巩义市夹津口镇铁生沟村南部台地上,为汉代河南郡铁官管理的第三号冶铁作坊遗址。遗址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约120米,面积约2.16万平方米。西部为冶铁区,东部为铸铁区,北部为生活区,南部为通道和出渣区,南过坞罗河至太室山和青龙山下,系采矿区。
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城市芒砀山的主峰上发掘的一处汉代大型建筑基址。遗址地处西汉梁王墓群的中心,是一处以石、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有可能是一处非常重要的祭祀场所。2013年5月3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东地区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对研究柘城城池历史的社会状况、城池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汉魏许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是汉魏时期的古城遗址,是东汉建安元年(196)至建安25年(220)的汉魏皇城所在地。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俗称“吴起城”,相传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时的屯兵处。
遗址位于商丘古城南2.5公里,由于黄河泛滥等原因,隋唐大运河在该段被深埋于地下,距地表约4.5米。2007年进行文物勘探时被发现,遗址段河道长约1公里,宽约120米,河深16米,呈东西走向,是目前通济渠沿线发现的规模较大的一处河道、驳岸遗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包括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在内的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邓窑又名大窑店,为宋代北方汝窑系瓷窑,创烧于唐,盛烧于宋,至金元时期仍在烧造。1975年8月被发现。1986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宋代时期的古遗址。遗址南北长1080米,东西宽200—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历次考古发掘中出土有碗、盘、壶、盒、灯、罐、杯、注子、枕、俑及围棋子、象棋子等,在现场还发现刚被大水冲出的一座宋代瓷窑。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