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咀遗址的大型干栏式木构建筑,是首次在我国南方发现的大型干栏式木构架建筑遗迹,是中国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出土的西周铜器,对探索长江中游地区的西周文化有重要意义。
1957年11月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97年下半年至1998年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联合,运用遥感测量和实地钻探,发现安居遗址有方形夯土城圈。
鄂东北地区东周至秦汉时期一座重要的军事城堡,为研究东周楚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标本。
一处比较典型的以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遗址地层堆积丰富,文化发展序列清楚,器物组合完整,是迄今发掘的诸多楚文化遗址所不能比拟的,对于楚文化陶器分期标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保存良好,已发现城垣、角楼、城壕、烽火台等遗迹,时代明确,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所在位置是楚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城址内遗存丰富,对于研究楚国历史文化具有较重要价值。
目前发现的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楚国城邑,对于研究楚国对江南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城垣四面各有一座城门遗迹,遗迹丰富,保存较好,对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具有很高价值。
吴王城又名吴大帝城,为公元221年孙权在汉代鄂城旧址上所建,是吴国最早的都城,城内遗迹丰富,城外高等级墓葬较多,对研究三国时期的东吴史有重要价值。
明清动乱时期当地居民为自保而修建的防卫性堡寨,以卧牛山寨、春秋寨、樊家寨、青龙寨、尖峰岭寨和张家寨这6处山寨为典型代表,对研究明清史有较高价值
大顺军抗清的实物证据,大部分保存较好,古道与桥梁沿用至今。这些遗存,对清初汉民族抗清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