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遗址,东西走向长约280米,南北走向长约300米,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一处底蕴丰厚、内涵丰富、集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
朱载堉墓,占地86000多平方米,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朱载堉之墓。2001年6月,朱载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三圣塔,河南三大金塔之首。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院内,该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作为金代古建筑,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建于后周显德二年。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妙乐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五代大型砖塔。2001年6月25日,妙乐寺塔作为五代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占地面积140亩 。嘉应观主要景点包括御碑亭、严殿、大王殿、恭仪亭、舜王阁等多余处景观组成,分南、北两院和东西跨院,为仿故宫敕建的官、庙、衙三体合一的清代建筑群。1963年4月,嘉应观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胜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唐、宋,毁于战火,元至元年间重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殿3座建筑。2001年6月25日,慈胜寺作为元代古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阳故城,是以汉代遗存为主的古城址。山阳故城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5000米,四边城墙各有1个城门,城基系夯土筑成。1963年,山阳故城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当阳峪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位于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中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是民间艺术之瑰宝。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愈墓地,始建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墓地处丘陵地带,墓冢高10余米,冢前建有祠堂,计有飨堂三间,门房三间。祠内共有石碑13通,记载有韩愈生平事迹等。墓前院内有古柏两株,相传为唐代栽植,有清乾隆年间孟县知县仇汝瑚碑记:“唐柏双奇”,左株高5丈,围1.2丈;右株高4丈,围1.1丈。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宋绍圣中建。砖塔七层。原有殿宇72间已废,唯塔独存。塔门东向,平面呈八角角形,每边长31米,塔高26.15米。塔身每层高度自下而上均匀递减,宽度逐层收敛。各层檐下,均用仿木结构的斗拱装饰,玲珑壮观。第一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家岩寺塔又名孝女塔,修建在天门瀑布南、西白涧西岸孝女崖上,是百家岩的主要景观建筑物。塔建在百家岩寺旧址上,旧为“竹林七贤”结社云游、谈论玄学之地。附属文物有百家岩寺旧址,刘伶醒酒台、嵇康淬剑池、瑞云和尚塔、宋元明清碑碣数十块等遗迹遗物。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北大寺,创建年代未详,明万历八年(1580年)重修,清代增建并重修。沁阳清真寺俗称北大寺。坐西朝东,分男寺、女寺。沁阳北大寺占地面积约3100平方米。女寺为多座硬山灰瓦顶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