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整个建筑物规矩严谨,金玉交辉,华丽中透着古朴,优美中伴着刚健,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技巧。2006年05月25日,颜文姜祠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松龄故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宅居古建筑。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别号柳泉居士)故居,坐北朝南,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为当地民宅样式。宅院内有山石水池、豆棚瓜架,腊梅秋菊,具山水林泉之胜。南院两间平房,以其长子名字称磊轩,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诞生处,也是他的书房“聊斋”。内有蒲74岁时的画像和郭沫若书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陈列有蒲当年用过的家具、砚台等文物。
“ 四世宫保 ” 坊牌坊整个建筑,造型别致,独具风格,古雅秀丽,雄伟壮观,凡观者无不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充分体现了桓台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也为建筑史上添下了绚丽多彩的一笔, " 四世宫保 " 砖牌坊早在一九九二年就已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桓台县一大旅游景观。
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1991年版《高青县志》记载,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员集资在青城十字街修筑 “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县张维垣捐资,并联合当地乡绅集资重修。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洄村古楼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明代古建筑。古楼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楼群,青砖青瓦,整个浑然一体。说她雄伟,是因为主楼高耸、阁楼紧依两旁;说她巧妙,是因为楼厅搭配、四合院式布局。2019年10月7日,洄村古楼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渔洋故居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王士禛在其曾祖王之垣所建的长春园故址上增缮而成,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王渔洋故居南门门楣上“一代正宗”系康熙所题。2019年10月,王渔洋故居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历时170多年筑成,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被誉为“长城之父”。齐长城在淄博地区的遗存,分布在博山、淄川、沂源两区一县境内,长155240米。1987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齐长城遗址于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