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告成,当时先抄四部,分藏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内廷四阁”。后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渊数,允宜广布,以光文昭”,又命续抄三部,分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是为“江南三阁”。
黄泗浦遗址,面积约2平方公里,探出三处遗迹密集区,涉及水系、港口、寺庙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等内容。黄泗浦遗址临江入海的地理位置,在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对该遗址的发掘不但为唐宋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为中外文化交流、陆路和海运交通线路以及海岸线变迁等诸多课题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新的考古学资料。
七里河遗址,首次揭开了房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填补了武当山南麓至神龙架区这一大片区域内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现的空白。其中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发现,表明七里河遗址在石家河文化时期是一个等级较高的聚落址,历史文化价值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