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与千佛崖造像毗连的龙虎塔,是与四门塔齐名的著名古塔,因为塔门上雕刻有龙虎图案而得名。塔的建造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建筑风格考证,应始建于唐代,补建于宋代。
第三批国保,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所建,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卧伏于西兴运河,是萧绍运河上的一大奇观,堪称江南水乡一绝。纤道,初名运道塘,俗称纤塘路,是背纤人行走的道路。
包括白土崖和古城塬两处遗址,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李崖遗址面积大,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对研究陇东南地区早期文化的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商周文化向西的传播、秦早期文化,特别是秦早期都邑的位置等有重大价值。
第七批国保。据碑文记载其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历代均有修缮,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坐西朝东,二进院落布局。太原清真寺保存了明代以来的古建筑,布局灵活,装饰风格鲜明,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北庄遗址,是长岛形成时期最早,埋藏最丰富的古遗址,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因其与西安半坡遗址属同一时期,被专家们称为“东半坡”。作为胶东地区最典型的史前聚落遗址,1996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原址上建起了北庄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外学者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和游客了解胶东古老文化的重要场所。
第四批国保,商代文化遗址,位于绵山南麓旌介村以西。1976年发现商代晚期墓葬一座,出土有鼎、爵、觚、觥等铜器30余件。1985年1月,在村东取土场又发现两座商代墓和一座车马坑,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等。1985年发掘清理晚商墓四座,西周粮仓二座,汉墓一座。
瓦房庄冶铁遗址是汉代南阳郡“阳一”铁工场所在地。瓦房庄冶铁遗址是以铸造为主,兼营炒钢、锻造的一处大型铁制品工厂,通过对其中12件铁器化验分析,其中9件农具是韧性铸铁、2件是铸铁脱碳钢、1件是球墨铸铁,这说明当时南阳的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俄界会议旧址以围墙以外10米划定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200米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另外还以俄界会址对岸两棵古杨树为中心以规划千人会场,并向四周延伸100米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迄今为止,俄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工作已完成,并成立了迭部县俄界国家级重点文物管理委员会,使该处文物的保护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建于明嘉靖31年,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武当山列为明皇家庙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濮阳市境内乃至附近各地市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戚城城垣周长1520米,残髙最高处8.3米,最厚处16.5米,城内面积14.4万平方米,城垣平面基本上呈方形。1995年的考古试掘中出土马铃和车马器残件。1996年国务院公布查海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国保,俗称西寺。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两代局部予以修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及殿内塑像为元代原作。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殿前筑月台,前檐当心间和两次间皆装隔扇,后檐当心间辟板门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