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子长县城)成立,校长董必武。1936年7月迁至保安(志丹县)任家坪村。1937年1月迁至延安城东桥儿沟。1939年8月迁至延安城北小沟坪现址。期间,李维汉、康生、陈云、邓发曾先后任校长,谢觉哉曾任副校长。中共中央党校(小沟坪)旧址现保存有校部接石口土窑洞11孔、大礼堂遗址和部分土窑洞。2006年5月25日,将该旧址归入于1961年3月1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遗址之中。
陕甘宁边区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是在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改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极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银行。从1937年10月1日至1947年11月,边区银行一直是边区政府的金融中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有力地促进了边区农、工、商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革命在全国夺取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遗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年9月至1947年3月的办公地。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南川花石砭原来是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的校址,有土石窑洞百余孔,分布在山上的四个阶梯上。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从1942年9月由花石砭迁往了西北川的张崖村,而驻张崖村办公的西北局则迁到了花石砭,从此这里成为西北局各部委办公和住宿的地方。
第六批国保,现已并入武乡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1938年10月至1939年7月8日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辗转56个村庄后,朱德总司令由长治市郊区移驻北村。北村旧址现保存6个院落,共有房屋175间,分别是总部、北方局、缮食科和警卫连、总部军法处、鲁艺驻地,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
仙人崖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南45千米的麦积镇境内。并入第一批国保麦积山。由南崖华严寺,东崖水莲寺,西崖灵应寺及玉皇顶、宝盖山及献珠山组成。凿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北周、隋、唐、宋、元仍有修凿。集石窟、雕塑、建筑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并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位于清水县永清镇西北1千米处的牛头河北岸第一台地,汉后将军赵充国墓东侧。从碑文看此碑为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南阳枹罕二郡太守郡功曹郡平望清水句法袭为亡妻鲁恭姬造释迦定光并等身像的记事碑。
墓群占地30平方公里,古墓葬据测算在10万座以上。墓地内有多道岗地,多为南北走向,大墓一般分布于岗地最高处,小墓则分布于低岗和岗地的坡地上。1975、2000-2003两次发掘,雨台山墓地埋葬的大部分为楚国中下等墓,也有较多的大墓,如张家巷M8、M18都属楚国中上等贵族墓。其四周也葬有较多的小墓,它们显然是楚国族葬制的形式,即为楚国的“族坟墓地”之一。雨台山墓群现已发掘近2000座中小型楚墓,其年代自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出土了大批文物。
天星观是一处楚国封君番氏家族墓地,对于研究楚国封君制度和葬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天星观墓地周围的5处墓地,墓主为战国中期的下大夫,随葬品反映的文化特征与天星观一、二号墓有一定联系。这些墓地与天星观墓地共同构成了天星观古墓群的文化内涵,为全面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公元前375年至前230年历145年间,战国时期韩国九世候王的陵墓群。分布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周边地区,已发现有11处28座陵寝,每座墓葬都陪葬有不等的车马坑和贵族墓,形成了庞大的陵墓群。韩王陵规模之大,保存完整,是我国现存战国时期各国帝王陵墓中所罕见的,是研究战国时期六国陵墓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