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目前保存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府第功能设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是传统民居建筑中巧妙运用自然水系,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生活和谐共存的成功范例。
彭家寨对于研究土家族聚落营造具有较高的价值,从聚落的选址布局、植被配置到单体吊脚楼的建造,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及生活方式和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现存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长的三国题材摩崖壁刻群,是研究三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刻写于南宋宝佑二年正月一日,堪称楷书中的珍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是研究宋史、襄阳军事史的珍贵资料。
于清光绪三年由隆希创建,古德寺拥有我国汉传佛教唯一的群塔型大殿,其风格杂糅、造型独特且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该寺设计构思来自当时的英国殖民地缅甸,因此该寺也成为中缅文化交流史上的实物见证。
武昌古城10座城门中仅存的一座,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一座带有瓮城的城门。起义门在辛亥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见证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也见证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对中国工人运动的残酷镇压,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是全国尚存不多的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重要机关旧址,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其建筑是当时流行的折衷主义风格,立面构图规整,装饰精美,同时使用了模式化的单元设计和相同的建筑母题,给人对称和协调的感觉,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1925年由华侨王光投资兴建,景明洋行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承建。作为中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见证地,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同时其建筑风格独特,也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空间形态和建筑结构,建筑艺术价值较高。
原为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现仅存4栋半砖木结构平房。是国共两党合力创办军事院校、培训革命人才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中国大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全国尚存不多的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