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俄国建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的哥特式建筑,正面对称西端突出三角形山花,中央高耸尖塔,底层采用连卷窗楣,上层窗用柱式划分,红色墙面包与白色隅石与装饰线脚。
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民国三年9月,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民国五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主要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及赵四小姐楼等建筑。
新乐遗址是沈阳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是沈阳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也是沈阳市最早的村落址。新乐遗址的发现将沈阳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到七千年前,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了辽河下游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空白。
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面积15000余平方米,主要遗迹部分是一组以南北轴线布局的石砌建筑群址,包括北部的一座大型方形基址,南部的一座小型圆形台址和另两座较早的圆形台址。基址四边均砌石墙基,圆形台基也是用石片镶砌。
析木城石棚是辽宁省迄今发现的石棚中规模较大、建筑技术较高、保存较完好的石棚之一。作为巨石文化的一种,它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支石墓有密切的关系。石棚集祭祀、埋葬于一体,对研究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叶茂台辽墓群,位于法库县叶茂台村西北和北山的山坡,是辽丞相萧义及其家族的墓群。墓的型制多样,文物丰富,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契丹民族习俗有重要意义。
建平县战国燕长城遗址,是现存燕长城最好的一段,它修筑在高岭与低谷中,砌石夯土,就地取材,蜿蜒起伏。城宽2.5米左右,残墙高0.3-0.4米不等,城堡及亭障遗址清晰可见。据史料记载,修筑燕长城是在燕昭王后期,距今已经有2300余年,2001年6月,该段燕长城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围绕在一个直径213米、向外辐射10条道路的圆形大型城市中心广场周围,建造时间多为1908年到1936年之间(日本关东州统治时期),绝大部分为当时日本关东州的重要政治、经济机构。
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于2001年6月25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