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石刻
河北最早的西汉石刻之一,被誉为“中华摩崖石刻鼻祖”。是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候国赵国大臣为赵王祝寿时所刻,石刻内容记载了汉高祖刘邦之孙赵王遂与群臣在朱山饮酒应对的情景。西汉刻石传世本稀,又以此石为最早。且其字体浑朴古拙,篆书中兼有隶法,堪称秦汉之际篆隶过渡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亦有个别专家认为此石之“赵”系公元4世纪之“后赵”,或系战国时期之“赵国”。这一石刻最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被时任广平府知府的杨兆璜发现并将之公诸于世,其拓片先后被英国、法国、日本等多家博物馆所珍藏,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多书法家和考古学家来此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