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国保,开化寺旧址位于蒙山北峰,始建年代不详,因寺后有岩石,故称大岩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凿寺后岩石为佛像,在寺南约800米处建寺,赐额开化,后大岩寺改为开化寺后寺,新建寺为开化寺前寺。开化寺遗址现存大佛身躯与连理塔两处遗迹。大佛身躯高约60米。
汾阳宫筑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分外城、内城,环天池的建筑有亭、台、楼、阁等,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汾阳宫遗址,现存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东西、南北各长400米,分内城、外城。2004年,汾阳宫遗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汾阳宫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岔河口遗址位于黄河、浑河交汇点北岸的高台上,今王桂窑岔河口村,距县城25公里,1998年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发掘。经考古专家认定,此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环壕聚落遗址,是当时内蒙古中南部沿黄河两岸一个重要的酋邦部落中心。2019年10月7日,岔河口遗址被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遗址距今约5500-5000年,已探明遗址面积17万平方米,出土遗物之丰富,保存完好,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一处大型史前环壕聚落遗址。哈民遗址中的陶器器型有筒形罐、钵、盆、双耳壶、斜口器等,陶质以夹细砂陶和砂质陶为主,少量泥质陶和夹蚌陶,陶色以褐陶为主,少量红陶和灰陶,纹饰以“麻点纹”和素面为主,另外还见有少量之字纹、方格纹、刻划纹和席纹等。
始建于辽神册年间(916~922),金、元沿用。城址近正方形,周长约4500米,可见西墙、东南墙残高1~2米,南门遗迹较清楚。城址内已废作耕地,文化层厚达6米,曾出土有辽、金、元精美陶器。历450年,至明初因战火屡毁而渐衰,仅存西北隅辽塔"万部华严经塔"巍然屹立至今。曾出土有辽、金、元精美陶器。丰州故城仅余西北角的万部华严经塔,由于历代民间的修缮,得以保存。
鸽子洞遗址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乡瓦房村的西汤山,两级50余米高的悬崖陡壁位于大凌河边。鸽子洞是处于第二级悬壁上的天然洞穴。因成群的鸽子居洞中而得名。该洞穴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19年10月,该遗址入选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店古城遗址1972年就已被发现,分大、小两个城。大城南北长约340米,东西长约240米,小城在大城南侧。1983年1月,当地农民在村边意外发现了一块马蹄金。根据城内外出土文物断定,张店汉城遗址始建于战国。2019年10月,张店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由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和龙腾苑遗址两部分组成。朝阳三燕古城是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但由于历史久远,人们对都城的了解只限于文字上,至于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此前从未有实证。
卧龙山山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2019年10月,卧龙山山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萨尔浒城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稍长,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共有5个城门,门址大多选择在比较狭窄的沟口上。萨尔浒城遗址是萨尔浒之战的古战场,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兴之地。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和龙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遗址在中国长白山东麓地区,中国与朝鲜两国界河图们江上游的左岸,正处于图们江与其支流红旗河交汇处的平缓玄武岩台地上,西距长白山天池约80千米,北距和龙市约40千米。
已知最早的人工变形人类颅骨在吉林后套木嘎遗址被发现,距今约12000年。这一发现有助于了解颅骨改造在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的起源及分布情况。2019年10月,后套木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