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土珠子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范围约5000平方米。1978年进行了发掘。文化堆积分下、中、上 三层。遗址中揭示的地层叠压关系,为辽东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地层证据。遗存有石器、陶器、兽骨、贝壳等。该遗址对研究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布局、史前时期人类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的经济模式等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
据《奉天通志》记载:“牧羊城,城(指距金州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周围二百五十步,门一”。经实地勘察,城池呈长方形,东西宽约82米,南北长约133米,周长430米。与文献记载的“二百五十步”(当时每步为五尺),基本相符,北壁有一个宽约12米的缺口,当为城门所在。
约建于公元六世纪或更早时期。唐改为建安州,是建安州都督府的所在地。用土石构筑高墙建于南北两条起伏的山脊上,部分利用自然陡壁而未砌石墙,城金殿山居中,设三处城门和一水门,各门间城壁用夯土筑成。险处设有望台四个。出土遗物以高句丽特有的红色绳纹、方格纹瓦片最多。还有石臼、陶器、铁甲片、马蹬、铁镞等遗物。
下古城子遗址,东北距于集3.5公里,南距洪河分洪道2公里,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自上而下有3级等高线,每级3—5米,出土有石斧、石锛、陶灯、铜镜等器物。初步考证为商文化遗址。2013年5月,下古城子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