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曹洞宗,与少室山少林寺、嵩岳寺等并称为嵩山之名刹。作为元至清时代古建筑,2001年6月,会善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永泰寺塔,系唐代密檐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通高24米。塔身之上为11层密檐,各檐外轮廓的连线呈明显的抛物线形。塔的最上部是由仰莲、五重相轮等组成的宝刹。塔周围有金代均庵主塔,明代肃然无为普同之塔,都是永泰寺的附属建筑。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王寺,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法王寺塔约建于唐代盛期即公元八世纪前半叶,是唐代甚至中国最优美的古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岳庙,即嵩山中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遗产点之一,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中岳庙是五岳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道教庙宇建筑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
据《荀子·儒效篇》中记载:百泉始于商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防泄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
又名正觉院或西山寺。原专指佛教禅宗四祖大医禅师道信创建的寺院。现泛指包括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俗称花桥)、碧玉流、传法洞、夹木石等景点在内的禅宗圣迹。
明清土家族、汉族建筑组群。占地总面积约30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主要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高仰台李盖五住宅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政权、神权、军权为一体的封建土围子。
原城墙初筑于汉初,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在元末被毁,现存城墙为明初重建。城垣周长7.6公里,城高8米,四面六门,四角都有角楼,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
明代影壁,为原明襄阳王府门前之影壁,是我国现存的影壁中最大的石雕龙壁。绿影壁由绿矾石和汉白玉石雕拼砌而成,其纹饰精美,神态动人。雕刻技巧溶圆、浮、平雕于一体,粗犷豪放,浑厚古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