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山石窟是中国北周至唐代佛教石窟寺,共有大小石窟 6处,摩崖造像群1处,葬窟1座,造像638尊。开凿于北周末年至唐长安三年(703)。元初道教占据驼山寺,改建成昊天宫。驼山石窟位于山顶南面,共有五座洞窟和一处摩崖造像,共计造像638尊。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与千佛崖造像毗连的龙虎塔,是与四门塔齐名的著名古塔,因为塔门上雕刻有龙虎图案而得名。塔的建造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根据建筑风格考证,应始建于唐代,补建于宋代。
大佛寺石窟,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佛寺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建成,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寺内有446处佛龛,1980余尊精美造像,是盛唐京师长安附近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其唐代大佛为关中地区规模最大,体现了石刻大佛艺术自西域东传及在关中地区的流行,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1988年01月大佛寺石窟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石富寺、万佛岩、普济寺等。清代安定八景之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第二敦煌”。石窟保护区包括钟山石窟、萧寺宫、石宫寺砖塔、惠善大和尚浮图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5部分。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过秀延河石桥,迎面为石窟牌坊。牌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北面刻联“开方便门,登欢喜地”,横额“鹫岭飞来”。南面刻联“自汉自唐数千载相传胜境,为神为佛亿万年永固皇图”,横额“三教圣人”。上有佛、道、儒先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造像。
又称期思陂,为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主持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曾被誉为“世界塘中之冠”,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唐代大和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