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大店镇。原为如居业堂堂主庄余珍的庄园,1941-1945年间,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在庄氏庄园驻扎,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庄园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设立在白果树湾南的一座青砖瓦屋内.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间,外间为正厅,中间夹有天井,宽敞明亮。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在原址建立纪念馆。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清末徽派建筑,占地面积近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总前委旧址、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旧址、总前委机要处旧址、总前委秘书处旧址和总前委后勤处、警卫营、总前委医院、防空洞、墩塘等遗址。
不是国保
清代采油井旧址,中国大陆地区最早的一口采油井。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开办延长煤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陕西巡抚曹鸿勋聘请日本技师佐藤弥四郎开凿油井。同年九月三十日出油,日产原油1.5吨。该油井被命名为“延一井”,油井旧址现保存有抽油机等全套设备。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迄今国内所发现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水关遗址,为金中都城和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建造年代约在1151—1153年间。
泥河湾遗址群,距今约177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的大型史前遗存,反映了滦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及演化序列。祭祀地点和太阳纹刻石的发现,对研究古代宗教和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寨遗址考古还展示了当时极其发达的捕鱼业。
春秋至汉时期的遗址,城址平面呈椭圆形。在汉代城址中极为少见,为研究汉代城市与中国城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因其地处北方,因而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也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