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圣寺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教古迹,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光塔路怀圣寺院西南隅,与寺并立。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音近,遂误称为“光塔”。一说因塔呈圆筒形,耸立珠江边,古时每晚塔顶高竖导航明灯而得名。一说塔表圆形灰饰,望之如光洁银笔,故名。
中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景区。
初祖庵是为纪念达摩而建的寺院。印度高僧达摩泛海至此,面壁九年,传授禅宗,被推崇为鼻祖。现存山门、大殿、千佛阁等。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为我国较早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供达摩和禅宗二、三、四、五祖像,石柱雕有武士、游龙、舞凤、群鹤闹莲等雕刻精美。少林寺西的塔林占地1.4万平方米,墓塔二百多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塔林。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但由建筑风格判断建于唐末五代初。现存建筑还有照壁,泮池,戟门,东西庑和大成殿,其中大成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建筑。文庙内还有《重修真定县学碑记》,《重修文庙碑记》等石碑。
第四批国保,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北宋乾德年间改为今名,明清又局部修葺。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是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寺的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寺内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中国仅此一处,堪称“中华之最”。
府州城为陕北著名的古代军事要塞,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镇东部,历史上曾为宋、辽、西夏、金的鏖战之地。城墙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城内有文庙、城隍庙、文昌阁、关帝庙、上帝庙、荣河书院、千佛洞、娘娘庙、悬空寺等建筑。除城墙建于五代和宋代外,其余均为明清建筑、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内西北隅,历经千年从未翻修,完好地保留了历史原貌,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土木结构建筑。
据传始建于唐代,原建筑多已被毁,现仅存建于辽代的大殿和后代修缮的天王殿、金刚殿。现存木结构为辽代遗物,为目前仅存世的八大辽代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