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又称袁世凯墓、袁公林,建于1916年6月,1918年6月建成,占地9万多平方米,是中国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型墓葬。1982年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家祠位于卫辉市贡院街内西段,是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十年(1921年)由第五任大总统徐世昌所建。世昌家祠,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占地面积5250平方米。宗祠祭典代表着中国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军政部兵工署巩县兵工厂”,是民国时期全国四大兵工厂(沈阳、汉阳、上海、巩县)之一。该厂因在“三田故里”的孝义镇,俗称“孝义兵工厂”,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前仅留孝义兵工厂旧址。
河南总修院即大修院,位于开封东郊羊尾铺,占地57亩。该院系1930年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拨款所建。是一所培养中国神职人员的高级宗教院校。现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位于杞县城内金城大道中段。进步知识分子孟昭朴、孟昭渠于1920年初,利用其父孟广乐(号伊东)时人孔庙(学)奉祀官之便在杞县孔庙开办了一所私塾,专门招收追求进步的13至18岁的中小学生和其他私塾学生。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朔图书馆位于新乡市一横街北头,卫河公园内,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楼为三层宫殿式建筑,楼前有包台云池,屋顶飞檐走兽,雕梁画栋。
国共两党黄河归故谈判,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举行的关于黄河回归故道的谈判。谈判开始于1946年6月,历时一年余并经多次反复于1947年7月最终达成了《上海协议》。同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这场黄河归故斗争,推迟了堵口,赢得了下游故道的复堤时间,保卫了黄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从而粉碎了蒋介石集团企图水淹解放区的阴谋。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国家AAA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在此召开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旅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即史称“王大湾会议”的旧址。
豫陕鄂前后委旧址的楼房始建于1891年,当时,挪威一些基督教人士来到鲁山传教,在这座楼相邻的西南建了一座教堂,取名福音堂。此楼为配房,是牧师和传教士居住的地方,人们称它为牧师楼。楼房为砖木结构西欧建筑风格,是鲁山当时最漂亮的建筑。1947年鲁山解放时,传教人员离去。这里成为豫陕鄂后方工作委员会领导人的驻地。
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又名东关清真寺,座落在县城东关的大堤南侧,始建于元朝中期,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豫东地区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古建筑。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海战役总前委、中野司令部和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纪念馆,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商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是指“一五”期间,苏联在洛援建重点工程时建造的厂房和生活区等,主要包括一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厂房,以及涧西区2号街坊、10号街坊等苏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