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城是曾参和澹台灭明的故里。城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遗址东边有曾点墓和澹台灭明墓。《史记》、《左传》、《论语》等都有对南武城和在南武城发生的历史事件及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的记述。根据史料考证,南武城的建城时间在东周中期的公元前554年(鲁襄公十九年)。此时,已处于春秋末期,诸侯割据造成了周王朝内部日趋动荡不安,鲁襄公为抵御齐国而在这一战略要地筑城。
费县故城遗址,也称季王城,是春秋、汉代和北魏时期的古城遗址。费县故城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周长6公里,面积约234平方公里。出土有瓦砾、陶片和砖块等文物。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2~3米。遗存多处大型墓葬。出土了陶器、瓦当、铺地砖、石磨、铜带钩、铁犁等物品。陶器有战国时期的高柄豆、宽沿圜底绳纹陶釜、三蹄足灰陶鼎等。瓦当有卷云纹圆瓦当及十分珍贵的“千周万岁”半瓦当等,并有很多筒瓦出土。石器以石磨最为典型,有凹状纹和放射状齿纹两种,属汉代石磨。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琅琊台遗址东西长约3千米,南北宽约1.96千米,东低西高、东西走向有主山梁和多道山梁,台基位于主山梁东侧,向西过山口与争高山对峙,台顶部宽阔平敞,周长150余米。琅琊台遗址出土有大量西周时期的青铜鼎、青铜环、青铜剑等,以及有刻着“千秋万岁”字样的秦代瓦当和陶罐等。琅琊台遗址是和秦、汉皇帝巡视活动有关的遗迹,对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研究均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2013年5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包括琅琊古祭祀台、古郡城、古港口及其周边地区。
昌邑故城址有四面墙,东墙长1.27公里、南墙长1.71公里、西墙长1.41公里、北墙长1.45公里。四城墙的宽度均在31米左右。大部分墙体保存较完整,现存高度多在4至6米之间,城墙的底部普遍在地表下约6.3米。在城的四面发现了多处疑似城门的地方,四城墙的外侧有宽约30米的壕沟。昌邑故城址发现了不少汉代遗物和少量的战国遗物。2013年5月,昌邑故城址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牧马城遗址,是青岛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汉代古城遗址。因明朝在此豢养军马而重修城池,名称也由此而来。城郭呈正方形,总面积为720亩,城周4华里,每面中间有一城门,东、西、北三面的城门已不见痕迹,南门遗址仍然可寻。围绕在南城门外的小城,又叫瓮城,保留有10米长的城墙遗址,其高度平均在2米以上,有的地方达3米左右。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毁。共存世达800多年,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在龙兴寺遗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被列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是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国内外,享誉世界。
唐至元代瓷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76年发掘,清理出窑炉、烘烤炉、釉浆池、井、房基、墓等。该窑在唐代烧制青釉、黑釉、釉滴瓷器,唐末五代、宋以生产白瓷为主,兼烧白釉黑花、黑釉、白釉黑边、酱色釉等瓷器;金代以生产黑釉白线纹瓷器最具特色;元代则流行白釉黑花瓷器。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桥镇遗址,胶州板桥镇因海运发达曾是唐宋时期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经过多次考证,最终确定胶州老城区常州路、湖州路、城隍庙院内、城隍庙南、云溪河以北、太平路以西都是板桥镇遗址,面积约有6平方公里。2013年,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萧城呈正方形,周长为10华里,总面积169万平方米;城墙土筑夯砸,每层厚十三公分,四角和城门有箭楼及城门楼。“萧城晓烟”为旧时馆陶县八景之一。古城址遗迹尚存点将台、箭楼、城门楼、磨盘洞、烽火台、饮马井及萧太后杀降斩俘的“万人坑”遗址等,是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的重要历史见证。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桥闸遗址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拆修。2010年8月至12月,对土桥闸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发掘出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近万件、石碑两方。聊城土桥闸也是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闸。2012年又出土了一尊清朝镇水兽,之前已发掘出三尊。该遗址对于研究大运河的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物质文化习俗,认识大运河在我国古代交流与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料。
七里坪遗址,为旧石器时代的古遗址。是国内涵盖长江和黄河流域旧石器特点最明显的遗址之一,对研究豫西远古文化和南北两大流域史前文化的交流,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