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故居,花都区新八景之一,始建于清代,原故居于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焚毁,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参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洪秀全故居景区总面积26300平方米。保护范围包括洪秀全故居、书房阁、洪氏宗祠等建筑,洪秀全青少年时期手植的龙眼树、书房阁出土的石狮子、洪仁玕故居遗址和民房墙基等文物和遗址。
遗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原置于海河南北两岸,俗称“津门之屏”。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大沽口炮台遗址南有虎门,北有大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现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国保,1861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攻占金华后构建,是全国现存的太平天国建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壁画等艺术品最多的一处。侍王府是太平天国的艺术宝库,其壁画、彩画之多为全国之最,超过全国各地太平天国遗址所保存的壁画、彩画之总和,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历史的珍贵资料。
望海楼教堂,即天津望海楼教堂,旧称圣母得胜堂,于1869年底建成,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1870年曾发生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第三批国保,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1742—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即清北洋海军的屯泊基地及中日甲午战争战场遗址,分布在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纪念地设有工程局、机器局、屯煤厂、电报局和电灯台、海军公所、铁码头、船坞、水师养病院、水师学堂等机构和设施,刘公岛、日岛、威海湾南北两岸等要地修筑炮台1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