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位于绍兴市区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由禹陵、禹庙、禹祠、祭禹广场、神道等部分组成,占地约十公顷,建筑面积6574平方米。为全国唯一集陵、庙、祠于一体的纪念性帝王墓地。
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隋代砖塔,塔7层,高35米。塔底层8.7米见方,塔身各层南面有券门,塔身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建"仙游宫"。隋仁寿元年(601),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人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称仙游寺。唐大中年间(847~859),扩为三寺,今存二寺。位于黑河南岸的仍称仙游寺,后经历代重修,现存正殿5间。殿西北有法王塔。
始建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寺院重修,改嘉应寺为治平寺。治平寺石塔是一座石砌雕琢的密檐式实心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通高16.4米,共4级,塔身和塔檐均为仿木结构,以石雕斗拱承托而出。垂脊处雕有佛龛,龛内浮雕有佛像及佛教故事。塔顶部覆以仰莲座,上冠葫芦形宝珠。此外,在塔侧还有经幢4座、碑刻10通。
舍利塔,平面为八角形,结构十二层(外观十三层檐),二层下施平座,楼阁式砖塔,总高63.85米,占地3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俗称“景州塔”,是一座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建筑风格的石塔,是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
怀圣寺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教古迹,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光塔路怀圣寺院西南隅,与寺并立。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音近,遂误称为“光塔”。一说因塔呈圆筒形,耸立珠江边,古时每晚塔顶高竖导航明灯而得名。一说塔表圆形灰饰,望之如光洁银笔,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