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遗珍——丝路贸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

长安金市,胡姬酒肆,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笔下的唐代西市欢快明丽、恣情迈逸,尽显盛世风范。西市作为丝绸之路主要的物流源头和世界贸易市场,起到了中外商品集散中心的重要作用,当时邸店密布,货通四海,促进了丝路的辉煌与西市的繁荣。

西市遗址经三次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十字街”、石板桥、沟渠、水井、车辙等重要遗址遗迹,还发现了房址、散水、灶址及柱础、砖瓦等建筑遗迹和建筑材料,又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铁器、骨器以及琉璃、陶瓷、三彩器等生产生活用具。本次展览精选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精品及唐代西市遗址出土文物珍品,从衣、食、住、行、娱五个方面展示丝路贸易中的唐代市井生活,器类丰富、底蕴深厚,透过这些文物,进一步感受西市的繁荣景象,了解唐人社会生活以及当时西市作为国际性贸易中心的重要历史地位。

西市,因商而立,因商而兴。“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一首李白的《少年行》道不尽的西市繁荣之状,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商业中心,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隋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珠海,因海得名,因海而兴。远古时期,这片土地本来就属于海洋,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才渐渐浮出水面,经过先民们千百年的劳作,最终形成今天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当陆上丝路遇见海上丝路,不一样的花火,不一样的风情,但都宛如一座桥梁,将中国与世界各国紧密连接在一起。

转载来源:珠海博物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