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湘西——山水人文影像展

阅山水、知人文、观变迁、寻酒香,在山水人文影像中品读“醉•湘西”。4月16日,由湖南省博物馆主办,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醉•湘西——山水人文影像展”在湖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醉·湘西——山水人文影像展”是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反映湖南湘西山水、人文、变迁的影像展。展览遴选65件知名摄影师作品及沈从文珍贵手稿、黄永玉国画作品原作,并结合傩面具、花带、蜡染、木版年画等实物展品,紧扣湖湘底色,以影像呈现过往、记录当下,带领观众探寻每个人心中的湘西。

整个展览分“观山河•见天地”“知人文•重传承”和“品变迁•寻见证”三个单元,全方位展示湘西的自然、人文、变迁之美。

第一部分 观山河·见天地

通过阐释湘西的地理范围、地质框架,突出湘西“山为筋骨、水为血脉”的独特自然魅力。湘西地区也称“大湘西”,在地理范围上包括湘西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和邵阳市、永州市的部分地区。地质活动塑造了湘西的框架,雪峰山、武陵山,沅水、澧水等共同刻画了湘西的地貌特征。因为山的庇护,让湘西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气质;又因为水的交通,让湘西未曾远离。通过本单元,观众可以领略“山水相依,山河入梦”的“醉”美自然。

第二部分 知人文·重传承

主要从人文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以揭示出独特诱人的湘西风情。正如1938年沈从文在《湘西》中说起湘西的民俗时所言,人文湘西“不易了解,值得了解”。湘西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等民族,湘西的文化是一种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家族、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各自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等。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湖南省唯一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的单位。除此之外,湘西还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6项,省级8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省级93人。别样的湘西风情,创造了让人目不暇接的人文之境。每一个烟火中的湘西,都折射着世界的万千气象、人间百态。

第三部分 品变迁·寻见

展现的是湘西百年变迁、山河更新的时代风貌。如今的湘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之地”“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2020年9月,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和酒鬼酒公司邀约作家和摄影师采风湘西。循着沈从文先生1934年回乡路,以摄影的美学艺术,追寻先生笔下湘西今昔变化。让文学照进现实,让历史映照当代,展现百年变迁,为时代放歌。

1618581168471792.png

除了影像图片展之外,展览还包含非遗实物展区和艺术创作互动区,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分享交流活动,旨在让观众能更近距离地欣赏湘西,触摸湘西,体验湘西,也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博物馆人的力量。

展出日期:

2021年4月16日——2021年6月5日

展出地址:

湖南省博物馆一楼艺术大厅

本展览免费向观众开放

(请登陆湖南省博物馆官网、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时段预约)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为闭馆日,逢法定节假日顺延

咨询热线:

0731—84415833/84475933

图文转载来源:湖南省博物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