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贤者保身参经理,既求尊已须尊人。
能于才德勤修养,下笔灵性自有神。
——于希宁
2023年是于希宁先生诞辰110周年。先生成长于文化昌盛的齐鲁大地,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青年时代负笈南下,得黄宾虹、潘天寿、诸闻韵、俞剑华等名师指导。在一生的艺术实践中,于希宁先生勤奋执著,兼容并蓄,既继承传统又敢于创新,诗、书、画、印俱佳,是我国现当代卓越的花鸟画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凭恃国魂怡笔墨,画魂深入寓人魂。”于希宁先生在绘画中强调国魂、画魂、人魂的统一,让艺术作品成为塑造、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之美的载体。他对祖国饱含深情,牢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多次向国家和社会无偿捐赠书画作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德艺双馨”的深刻内涵。
山东博物馆特别策划“纪念于希宁诞辰110周年展”,于笔墨中寻清奇格调,于画迹中见君子气质。展览将于1月14日开幕,让我们走进于老的艺术人生,感受他的艺术思想,去寻访“三魂一心”的大家风范。
于希宁(1913—2007),原名桂义,字希宁,山东潍坊人,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早年就读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毕生致力于绘画创作与艺术教育,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美协名誉主席等职。
于希宁先生自幼热爱绘画艺术,1933年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1955年,先生再次负笈南下,在华东艺专师从俞剑华先生。其后,他理论求索与创作实践齐头并进,考察研究江苏、山西、河南、甘肃等地艺术遗存,并有多幅写生作品及多篇学术论文问世。改革开放以来,先生以老骥伏枥的奋进精神,不断探索创新,成为二十世纪小写意花鸟画再创辉煌的杰出代表,多次在各地举办画展,出版画集、诗文集。
来源:山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