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从中原到江南”中国礼制与尚古文化的源与流

中国自古以来秉承“尊古、尚古,思古、仿古”,以达“天人合一、古今相宜”。中国五千年历史与传统文化就像日月山川一样,在终古不变、悠远流长的同时,并不会显得陈旧和过时。山峦重叠,江河回环,仿佛永无止境,因为有古代和现代的融合,中华美好河山就会永远焕发出新的光彩。

尤其在两宋时期,重建礼制、复兴礼乐,加上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南北文化的融合、江南文人阶层的聚集与壮大,以杭嘉湖为中心的江南文化圈,成为这一文化精神及至明清的重要传承之地。展览主题 “与古为新”,表达了融合古代和现代的重要性,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仍然焕发出新的光彩,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譬诸日月,终古常见,却又不陈陈相因。

山重水复,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则光景常新。

展览以先秦至宋的青铜礼器、金石古物、两宋陶瓷以及书画、碑拓为主要展品,共计组织269组317件,来自16家博物馆与考古所等文博单位。一是精挑细选、文物精品多,共计珍贵文物约107件/组;二是纳入考古新材料(苏州市考古所元和塘古窑址群出土,可能为《中兴礼书》所载,绍兴十三年,宋高宗赵构举行了一次郊祭,祭祀所用的一批陶瓷器,是依据内府提供的《宣和博古图》交由“平江府烧变”);三是文物品类丰富、可看性与观赏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