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清平乐——黄河流域汉唐宋元乐舞戏曲精品文物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一楼特展厅隆重开幕。
该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简牍博物馆、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共同承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郭润葵、局党组成员曹凛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精选198件汉唐宋元时期乐舞戏曲主题的陶俑、砖雕等文物。从造型古拙的“汉代灰陶百戏俑”到惟妙惟肖的“魏晋南北朝歌舞俑”,从曼妙婆娑的“唐代彩绘伎乐俑”到灵动活泼的“宋代杂剧砖雕”,这批珍贵的戏曲文物,不仅记录了中国戏曲发展史,同时也见证了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沿线国家在音乐、舞蹈方面的交流、融合与碰撞。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宝宗介绍:“这批文物中的汉代百戏,如跳刀、顶碗、顶橦、走索、穿狭、喷火、幻术、飞车、吞刀、七圣刀等艺术门类,都是从西域或是古罗马经西域传入中原的。此外,除了鼓、笛、钟、磬等中国传统庙堂乐器,这批文物还展现了从西域传来的箜篌、筚篥、琵琶、拍板、方响、腰鼓等乐器。”
长沙简牍博物馆馆长李鄂权在致辞中表示:这是长沙简牍博物馆首次举办古代乐舞戏曲文物展。乐舞戏曲是中国民众文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与传统节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值此传统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长沙简牍博物馆再度与来自中原的博物馆联合举办戏曲文物展,意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营造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各国商队往来不绝,中原王朝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定,为广泛开展“百戏”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宋元时期社会经济活跃,政策更加开放,加上航海技术的提高,促使海上丝绸之路无比繁盛,北宋都城东京汴梁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海内清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昌明。因此这次展览以《清平乐》为题,用具体而微、生动鲜活的形象再现了汉唐乐舞的博采辉煌和宋金戏曲的细腻生动,让观众体验丝绸之路异域风情,梦回东京汴梁盛世繁华。这些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乐舞戏曲文物,穿越千年时光,跨越万水千山,首次来到三湘大地,来到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长沙,再次见证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6日,公众可凭身份证免费预约参观。展出期间,长沙简牍博物馆还将配合展览内容举办相关的社教活动。
内容转自:长沙简牍博物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