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乐寺塔

批次:第五批

编号:5-0342-3-148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河南省,焦作,武陟县

地址:大虹桥乡东张村

妙乐寺塔位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张村。妙乐寺已毁,仅存寺塔,始建于唐,后周显德二年(955年)重修。塔为十三级密檐叠涩式砖塔,平面呈方形,内部空心,底边长9米,高34.19米。

妙乐寺塔,又名妙乐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武陟县西8公里北张村北。该塔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五代塔之一,建于唐,后周显德二年(995年)重修,寺已早废,唯塔独存。

据碑载:佛祖舍利灵骨,建宝塔一十九所,妙乐寺塔其一也,序列第十五。塔身呈方形,高34.19米,为13层迭涩式砖砌建筑,具有唐代砖塔的建筑特征。塔身自下而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形,南壁2-13层各一龛,内置铜佛,其余壁面,间或辟设佛龛,亦置铜佛,诸层檐翼角下,是有木质角梁、梁头悬铁风铃、清脆悦耳之声、数里可闻。

妙乐寺塔,塔顶铁刹,由相轮和宝盖、仰月和宝珠组成,四隅各置一个蹲铁狮,分别系一个铁链牵拉铁刹。塔心室是方形,室壁是竖井形,每一层设楼板和楼梯。塔心室地平砖隙间,投入硬币能听到水声,故有塔下有井的传说,其实为塔下地宫长期积水所致。是河南省现存的最大的五代砖塔。塔顶上长有2株木槿树,明赵贞吉过妙乐塔有诗云:“洪流千古意、孤塔往来心、寂寂留双槿、花开不计春”。

塔二层以上南、东、西壁佛龛内置佛像,计17尊,两铁佛,其余为玉佛。妙乐寺塔整体设计、砌作工艺及建材质量均属上乘,千余年来,虽历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但塔体及木结构保存完好。

妙乐寺塔为九级八面,正面向南,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状门。塔为纯砖结构,塔身、心柱、内廊、梯级、腰檐等均为砖砌而成。妙乐寺塔塔身呈方形,佛龛,亦置铜佛。塔二层以上各层的四面,均隐出直棂窗形。妙乐寺塔,塔的底层是近涩式腰檐,二至八层均是平座迭涩式腰檐。二至八层,外壁内绕以走廊,中砌八边形塔心柱,内设砖砌梯级。第一层入口在西南首,第二层在南首,第三层在西北首,第四层在东北首。再往上,各级塔梯形成十字交叉,至九层无砖柱,无走廊,内部易为八边形砖室,上置八角形藻顶,再上层就是塔刹。

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