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墙

批次:第五批

编号:5-0361-3-167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湖北,襄阳,城区

地址:内环路北街路口附近

  明代城墙。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区汉水南岸。是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城墙。

  襄阳城为鄂西北著名的军事重镇,南跨汉沔,北接京洛,地处南北要冲。始建于汉,东汉末为荆州牧治所。宋代由土城改为砖城,并筑瓮城。元末城垣大部被毁,明洪武初年,湖广行省平章邓愈依旧址复建,四角设角楼。明正德、嘉靖、隆庆和清顺治各代均重修、扩修。城墙周长7311米,平面近方形,高10.84米,厚11~14米。原有“阳春”、“文昌”、“西成”、“拱宸”、“震华”、“临汉”六座城门及门楼,现存临汉门城楼、拱宸门瓮城及震华门瓮城。东、西、南三面有宽约180~250米、深约4~8米的护城河与北边汉水相接。形成我国南方古城池中最大的护城河。 

  城西北角筑有子城“夫人城”,为东晋太元三年(378)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母韩夫人率众所筑,明代初年及以后多次扩建。平面呈长方形,稍向外突出,东与襄阳城墙相连。南、西、北墙分别长21.7米、29.2米、19.2米,高约11米,厚约18米,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北墙上嵌石匾,镌“夫人城”三字,下嵌碑数通,刻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字样。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