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五批
编号:5-0421-3-227
类型:古建筑
行政区域:陕西,西安,周至县
地址:云塔南街与中心西街路口东南侧
八云塔,又称“瑞光寺塔”,位于周至县城中心街西段,塔顶已残,现存十一层,塔基周长约35.94米,塔高约36.7米,塔体全部为砖砌。史料记载,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中宗李显敕建瑞光寺,建塔于寺中,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诗《寄瑞光寺真空禅师》中曾有描述:“松门山半寺……缭绕藤轩密,逶迤仰径涂。”后因兵患寺毁。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瑞光寺改建为崇明寺,后毁。明永乐元年(公元1408),经修葺后改名为善胜寺,明末兵毁。清代修建周至县城时,又复名为瑞光寺。虽然历经多次地震和损毁,但如今的八云塔除塔身有倾斜外,依旧巍然挺立。文物部门曾多次对八云塔进行加固修复。
塔共十一层,每层之间有砖砌的出檐斗拱,全高约42米。底层较其他各层约高一倍,底层塔北正中辟有券门,东、西、南三面,各有假券门。二层以上,每层各有券门两孔,分南北与东西间层对开。
一至五层为砖砌隐起的斗拱,柱、枋为楼阁式,六层以上为密檐式。塔基周长35.94米。塔内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而上,瞭望四处景色。 塔身上小下大,形如笔立,姿态雄秀。其创建年代,无文献记载,就其形制和结构观察,与西安市区内的小雁塔十分相似,可能是唐代建筑。这座四面砖塔与众不同的是,底层每面各有两朵阴湿的痕迹,每朵约一米见方,虽大旱也不干,远近引为奇观,也因而得名八云塔。八云塔地处周至县城城西南的小土原上,塔势孤高,涌出天空,二十余里外即可见其形影,不仅是周至县城的显著标志,而且成为风光如画的渭河南岸别具一格的景物。
1957年,八云塔被陕西省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