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六批
编号:1-0038-4-005
类型:与现有国保合并
行政区域:甘肃,天水,麦积区
地址:麦积镇境内
仙人崖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南45千米的麦积镇境内。并入第一批国保麦积山。
由南崖华严寺,东崖水莲寺,西崖灵应寺及玉皇顶、宝盖山及献珠山组成。石窟开凿年代约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3年,北周、隋、唐、宋、元仍有修凿。明清时期,建殿造像达到高峰,现存大型洞窟11个,摩崖小龛近千个。殿内及摩崖共有佛道儒三教造像197尊,壁画320平方米。南崖开凿年代最早,现存北魏塑像、北周-隋造像,宋代重塑高约3米的接引佛及弟子像。宋代在南崖和西崖继续开龛造像,西崖喇嘛楼的“泗洲大圣及其弟子慧俨,木叉像”,是这一时期代表性造像。元代在南崖开龛,并彩绘三世佛、度母及护法等密宗题材。
明清时期,这里成为秦州地区著名的佛、道、儒三教兼容发展的宗教活动场所,建造了许多殿宇,殿内保存大量精美的塑像和壁画。西崖的三官殿、三教祠、地藏菩萨殿、财神殿、华严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东崖的罗汉堂,南崖的涅槃洞等都建于明。西崖的观音殿、老君殿、文昌楼及东崖的梯子洞等为清代所建。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颁布诏书赐西崖为“灵应寺”并划归韩王府明肃王朱松的府第成为朱家私人家庙。
仙人崖石窟集石窟、雕塑、建筑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建筑等方面的研究价值。